中原雖大,也有許多山河之固,但並沒有那種險隘到隔絕地理的絕域,所以總的趨勢不是分裂,而是趨同。
再加上,農耕文明渴求穩定,但卻始終面對著黃河、長江、淮河幾大河流的水旱無常,從大禹開始,讓百姓免於水旱災害,成為了貫穿歷史的最基本公共需求。五百五十年的分裂,諸侯以鄰為壑,甚至以水為兵來威脅對方,平靜了兩千年的大河,再度開始不安分起來……
於是,由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動員全國資源,集中指揮有關人眾進行治水,將水從禍患變成都江堰那樣的利好,消弭內部戰亂,就成了所有人的渴求。
秦始皇帝順應了這種渴求,完成了歷史使命,造就了大一統的基石。
但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辜負了自己的使命……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沒問題的。
問題在於,集中力量後,用來辦什麼大事?
是為了個人私慾,追求長生不死,而大造宮室樓閣和各種奇觀,沉迷於遠方的製片人小姐姐,不斷髮動戰爭,讓渴望休憩的民眾驅趕到邊境送命。
還是將這錢帛糧食來自人民,歸之人民,將注意力集中在基礎建設,水利農田,鼓勵生育,興辦教育上……
不同時代需要不同的統治者和理念,有時需要開拓進取,有時則要總結過去,學會控制慾望。
這個時代,天下人期盼的顯然是後者而非前者……
“隨我來罷。”
黑夫招呼酈食其,讓他隨自己出門看看,這老傢伙用來當說客謀士還行,至於治國就算了吧。
……
二人出了大帳,登上戎車,隨著黑夫來到先前酈食其被蒙著眼睛,未曾得見的地方,原來外面是一片廣袤平坦的校場,一眾兵卒正在列隊訓練,號子喊得震天響地。
“那些是來自西河、河東的新兵,一心欲對六國復仇者,他們是戰心最濃的,缺點是缺少秩序,尤其是河東人,得從最基礎的齊步走開始練起。一旦邁錯了腳,彼輩的小腿,會被軍吏抽出無數條蚯蚓,直到聽到號令,不必經過腦子,肌肉便自己做了反應。”
黑夫又指著遠方的故秦軍隊,他們則在試用最新式的武器,除了傳統的劍盾外,又加入了刀盾手,長矛上也加了纓,以避免刺殺後敵人的血弄得矛杆底部粘糊,士卒們需要適應新的兵刃,於是便每天幾個時辰,都要對著用枯草扎的稻草人,不斷練習刺殺姿勢。
還有北伐軍計程車卒們,他們則在軍吏旗號下練習變陣——從坐陣變為立陣,結成最簡單的小方陣,十多個小方陣又結成大方陣,從慢走到小跑,要儘量保持陣型不散開,維持足夠的衝擊力……
更遠方的塬上,則是一片煙塵,是黑夫從北方調來的北地良家子及灌嬰等,在整合各路騎兵,加以訓練,或開弓遠射,或持矛衝鋒……
類似的場景,在戲下大營十餘里開闊地上隨處可見。
“如何?”黑夫問酈食其。
酈食其是有些震撼的,好似見到了十幾年前,橫掃魏國的那支秦軍……
他由衷地誇道:“雄壯無比,無怪能橫行天下,不論楚、魏、趙皆不如也。”
黑夫卻道:“我讓你來看彼輩,不是為了炫耀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嗯,不是嗎?
黑夫搖頭:“而是為了告訴你,北伐已經完成,我給彼輩換上了新的名號,從現在起,不論是過去的北伐軍、故秦軍,還是新徵募的西河兵、河東兵,都有一個相同的名號,汝可知彼輩叫什麼?”
“不是秦軍?”酈食其揣摩著黑夫的意思。
黑夫哈哈笑道:“俗諺道,舊瓶裝新酒,可一般人只看瓶,不看裡面裝的是何物,過去是鹹的,往後也以為是鹹的。”
“不過刷了一層漆,很多人便認不出來了。”
“而只要騙著他們喝第一口,發現是甜的,彼輩便不會再在意裝這湯飲的,是陶瓶還是漆瓶。”
“就像這大秦還叫大秦,但說了算的是,不再是秦皇帝,而是我這夏公,諸夏之公,也不知能否讓關東人更願卸甲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