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一攤手:“這難道不是魯地儒生的餿主意麼?”
彭越摸著鬍鬚:“確實,就是彼輩終日遊說,才騙得我立了田廣,真是可恨,該殺啊!”
陳平道:“然,儒者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其罪大焉。”
“好在彭將軍迷途知返,只要答應招安,大秦朝堂的大門,一直為將軍敞開!”
“而攝政已答應,徹侯之位,一郡之長,只要彭將軍助秦擊楚,早定天下,夏公必如諾!”
“此外還將予彭將軍麾下士卒合乎律法的地位。”
“功高者立卿三十六位(五大夫以上)。”
“功低者立大夫七十二位(不更以上),皆有食祿,各為濟北縣令、鄉嗇夫。”
“夏公還答應,濟北之政,只要彭將軍在一日,朝廷決不會插手。”
彭越多疑,對以後的事不是很確定:“真能如此?我可是聽聞,蜀郡常頞就被遷到咸陽去軟禁起來了。”
這個大盜,遠在東方,訊息倒是挺靈通,陳平卻笑道:
“哪裡是什麼軟禁,常頞是去做右丞相,他已貴為徹侯。至於其他降將,殷通如今做了豫章守,而辛夷為長沙守,呂齮做著南陽守,皆為一方長吏。”
彭越卻還是無法安撫心中的懷疑,陳平收斂笑容,肅然道:
“將軍若遲疑不決,大可在此殺了陳平祭旗,將我頭顱送去給夏公,表明要頑抗到底的心意,然後揮師去助楚與秦為敵。”
“夏公數十萬大軍東出,戰無不勝,今已取滎陽彭將軍這三萬人,真的能改變戰局麼?是保有現在的富貴,還是為楚國陪葬,望彭將軍早決!”
“豈敢有此意,只是麾下泰山豪傑偏向楚國,不肯盡聽啊……”
彭越還想繼續拖,但就在這時,屬下帶著一個訊息來報:
“半月前,項梁東撤,至襄城時,雍齒、酈商及梁地縣公忽然反楚,項梁軍分為二,而秦騎追至,與項梁戰於睢陽,項籍救之,互有勝負,今秦楚交戰於陳、宋之間!”
“此天亡楚也。”
彭越仰天而嘆,眼看勝利天平再度向黑夫傾斜,再不跳船就晚了,他也不顧慮什麼了,立刻做了決斷:
“睢陽距昌邑不過三百里,大軍二十日可達,我這便去助夏公合圍項梁,表明心意……”
這卻並非陳平的計劃,彭越若帶兵去了,黑夫還得分兵提防,反倒不美。
於是陳平道:“睢陽之事,大不必彭將軍插手,倒是有一個地方,不僅防守空虛,還多有楚國厚爵重臣,夏公望彭將軍能擊之!”
“何處?”
陳平面含笑意,指向東南方:“楚都,彭城!”
……
PS:第二章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