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數學分析》的教學大綱編排,應該是先講數列極限、函式極限,然後進入萊布尼茨和洛必達的領域,也就是導數和微分。
之後泰勒和黎曼登場,泰勒公式、黎曼積分將貫穿整個數分,乃至數學工作者的整個職業生涯。
以上是數分I的教學內容。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的。
很明顯,魯教授並未按正常套路走。
二重積分、三重積分、n重積分的計算,以及第二類曲面積分、定向流形上外微分形式的積分等概念,是數分II的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魯教授沒有照搬教育部的教學大綱,他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燕大又不歸教育部管,這所大學直接歸中央管。
在三十年的課題研究及教學中,魯教授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他不會亂來,他是燕大的正教授,拿過獎。
在沈奇看來,魯教授至少是數學8級以上的水平,這種數學精英怎麼可能亂來呢?
沈奇喜歡魯教授的教學風格,對啊沒錯,師生之間,同窗之間,就該深入互動,劇烈的碰撞必將產生非一般的反應,直達靈魂的交流醞釀學術成果的爆發。
魯教授以題為引,透過題目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分的計算方法、理論概念、相關技巧。
第一題計算重積分,數學系、科學與工程計算系的兩位班長展現了各自實力,魯教授表示認可。
魯教授繼續自己的教學風格,他又出了道題,計算極限:
&n[x→0](e^x+e^2x+……e^nx 1/x/n
“第一題是數學系完成了解答,科學與工程計算系進行了補充,提供了新的演算法和思路。那麼第二題,請科學與工程計算系派員上臺求極限。”魯教授說到。
“我來。”邵天天舉手。
“又是你邵天天?科學與工程計算系的其他同學,就沒有想法?”魯教授問到。
“沒想法沒想法,他來他來。”其他同學推薦邵天天班長上臺為班爭光,為系添彩。
“行吧,邵天天就邵天天,你來。”魯教授沒的選。
邵天天上臺,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完成了計算,他笑眯眯望向臺下,成竹在胸。
“對於邵天天的極限計算,請數學系的同學點評。”魯教授看著沈奇的方位。
數學系緊密團結在以沈奇同志為核心的中央周圍,他們班的人都坐在一堆,除了後排的歐葉和周雨安。
“我先說吧。”沈奇起了個頭,“邵天天的計算完全正確,我的答案和他一樣。”
“哦。”魯教授點點頭,期待沈奇繼續分析評論。
沈奇:“我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