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法,隊有隊規。”
“沈奇,你以為燕大田徑隊想來就來,想走便走?”武老師擲地有聲的說到。
“不好意思武老師,我為我昨天的無禮行為道歉。”沈奇也意識到,昨天不打招呼就跑掉,是不對的。
坦誠相待是人與人交往最基礎的素養,沈奇直說了:“武老師,我一跑步就會產生數學靈感,然而靈感這種玩意稍縱即逝,所以我需要在第一時間記錄靈感,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嘛。”
“雖然我是體育老師,但我的數學並不差,我很尊重數學家。”燕大學生以學業為重,武老師可以理解。
武老師也知道,這支田徑隊的大多數隊員在體育和本專業之間,最終會堅定不移的選擇本專業,並不想成為職業運動員。有些學生以田徑為業餘愛好,玩票能玩出職業水準,那是他們的本事。
有本事的學生不可逼迫他們,需順其自然。武老師跟沈奇約法三章,第一,找靈感沒問題,但跑路之前要打招呼。第二,來了就好好訓練。第三,不要求沈奇你天天來,至少一週來三天,一天的累計訓練時間不少於3小時。
“能做到嗎?”武老師問到。
“理解萬歲。”
武老師仁至義盡,沈奇沒理由不選擇尊重,他今天不跑路了,留在隊裡訓練長跑,一練就練到晚上八點。
體育經驗值+1
+2
透過武老師的專業輔導,沈奇體會到看似簡單的長跑,也是有技巧的。
途中跑時,腳著地緩衝需要儘量減小阻力,降低水平速度的損失。
因此腳著地時,大腿要積極下壓,迅速屈踝、屈膝、屈髖進行緩衝。
腳尖應時刻正對跑進的方向,避免內偏和外偏,這在長跑中非常關鍵。
武老師算了組資料告訴沈奇,如果腳著地時外偏20度,腳長28厘米的運動員,則每一步要比不偏者損失1.68厘米。若運動員的平均步長為1.8米,則1萬米要多跑93米,接近四分之一圈,很恐怖的。
沈奇秒懂,也悟出兩個道理,第一,不管是外八字還是內八字的人,都不適合從事長跑運動。
第二,誰再說體育老師數學不好,我沈奇跟他急。
資料化的田徑,定量化的跑步,這很合沈奇的胃口,今天的數學靈感並未記錄下來,但沈奇找到了一種有趣的玩法。
晚上回到寢室,沈奇收到一封新郵件,《數學導報》編輯許維妮發來的。
“許編輯約我去《數學導報》編輯部洽談我的論文,也好,我正想跟編輯談談呢,一篇論文卡了我三次,到底什麼情況?事不過三,我需要一個合理解釋。”
次日上午,沈奇如約來到數院大樓,《數學導報》編輯部。
在一間會議室裡,沈奇見到了編輯許維妮。
“喝咖啡還是茶?我們編輯部的咖啡很棒。”許維妮問到。
“一杯白開水就好了,謝謝。”沈奇說到。
會議室中有飲水機,許維妮拿一次性紙杯接了杯白開水遞給沈奇:“你的基本資訊我已瞭解,燕大數學系大一在讀學生。”
“對的,許編輯,咱們直入主題吧。”沈奇知道,能在這棟數院大樓裡上班的人,基本上都有燕大數院畢業的背景。許編輯估計也是數院畢業的,按輩分我該喊她一聲師姐?但許編輯的語氣神態較為官方,也沒管我叫師弟,所以咱就公事公辦吧。
許維妮開啟資料夾,拿出一堆檔案擺在桌面上:“這是沈奇你的論文,《線性不等式約束的廣義非線性互補問題解析》,以及審稿人和作者方各自三版的反饋意見。”
沈奇一看這堆檔案,頭都大了:“許編輯,這審稿人到底是誰啊?”
“喂喂,你這是引誘我違規。”許維妮笑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