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好你個紐西蘭,居然諷刺我……沈奇還是有些不爽的,甭管他預測的是否準確,他的出發點出於好心。
理論總是走在應用前面,未加驗證的理論並且和自然災害相關,誰敢輕易相信?
一旦國家層面釋出自然災害預警,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你,哎,果然還是做了。”歐葉惴惴不安,她在arVix上看到了沈奇的論文《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
沈奇解釋到:“這只是純粹的理論研究,人類從19世紀就開始系統化的建立地震模型,很常規的工作了。咱們的老祖宗張衡,他那個時代是漢朝,他有被漢朝政府抓起來嗎?沒有吧。張衡活了六十幾歲,他在古代屬於高壽人群,並沒有引起人神共憤。”
歐葉還是不放心:“奇,我總有種不安的感覺……”
沈奇掛在arVix上的是常規性的地震模型理論研究論文,這引起了科學界的一些關注。
這篇論文掛在arVix上的物理版塊,這是沈奇所公開的第二篇物理論文。
第一篇物理論文是關於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已發表在PRL上。
數學界、物理界更多是在談論沈奇跨界跨的風生水起,並沒有太多人真正關注沈奇的常規性地震模型論文。
全球範圍內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沈奇預測了具體的座標位置,這些位置有可能發生地震。
沈奇每天都在關注美國、俄羅斯、紐西蘭三國的新聞報道。
美國地震網、俄羅斯地震網、紐西蘭地震網並未釋出烏尼馬克島、尼科爾斯科耶島、坎貝爾島等海域的地震或海嘯預警資訊。
一個月過去了,世界太平。
生活重歸平靜,歐葉漸漸忘記沈奇的異想天開,這是她赴普林斯頓讀博的第二個學期,她忙碌了起來,手頭有個課題專案。
周雨安對沈奇所提出的新型地震模型倒是很感興趣,這涉及到一些偏微分方程的處理,是周雨安擅長的領域。
“你是不是哪裡算錯了?”周雨安問到,他在沈奇的辦公室喝咖啡。
沈奇一邊操作滑鼠瀏覽新聞,一邊說到:“算錯也屬正常,我也希望我算錯了,世界和平,沒有災難,是我最願意看到的局面。”
話語剛落,國際地震中心在其官網上釋出一條最新訊息:
“格林尼治時間今日下午17時32分左右,紐西蘭發生里氏5.5級地震,震中位於坎貝爾島南部188公里的海域(南緯56度34分,東經168度05分),震源深度33公里。”
“這……紐西蘭地震了……”沈奇沒想到這個訊息來的如此突然。
“這……沈大仙,你……”周雨安懷著複雜心情來到沈奇身邊,共同關注國際地震中心釋出的最新訊息。
一個凡人能預測到地震,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里氏5.5級地震,這意味著災難,必然對一個國家造成傷害。
“還好,震中位於太平洋海底,距紐西蘭的坎貝爾島接近200公里,這個島上只有10位常住居民,他們應該是安全的,就算海嘯來襲,他們也有時間提前做好準備。”沈奇之前發給紐西蘭地震網的兩組座標是【南緯55度,東經167度】、【南緯55度,西經167度】。
國際地震中心剛剛釋出的紐西蘭地震座標是【南緯56度34分,東經168度05分】。
這和沈奇之前預測的座標,在經緯度上偏差了1度,誤差距離接近100公里。
周雨安嗖嗖冒冷汗:“地球上的100公里,在地球儀上只有大約0.15毫米,沈奇你的預測精度已算很高了,你,你,你特麼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