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88章 審稿

春節前沈奇參加了一場科學界的高階年會,和其他院士們暢談很久。

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的院士們都很關心沈奇數理研究中心的發展,沈奇也談了談中心的現狀。

談完之後,沈奇自己總結就是,我的中心目前處於游擊隊階段,還算不上是一支正規軍。

“沈奇,你可以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了。”曾委託沈奇解決量子金鑰問題的盤院士說到。

“有這麼個想法,也提過,上面不是還沒答覆嗎。”院士有很多,分為犇、牪、牛等不同級別,沈奇在其他人心目中算是個犇級院士。

其他的犇級院士,掌管著各個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沈奇剛回國的時候,沒錢沒人,沒出科研成果,自然不好意思提什麼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心發展了幾年,逐步壯大,沈奇將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計劃提上了議程。

中心現在的工作模式是,課題專案主導一切。

NS方程專案,沈奇拉上威騰,和周雨安、蕭俊龍一起忙活一年搞定了。

數學大一統專案,沈奇拉上李真強和自己的老婆,立項一年了,沒啥具體進展。

M理論專案,沈奇再次拉上威騰,目前由沙東東、屈洋跟進立項報告的審批進度。

FASTER專案組專門做凝聚態物理課題,也只有這個專案組有點正規軍的意思。

所以沈奇笑稱,他的中心是一支游擊隊。

而現在,沈奇準備完成游擊隊到正規軍的過渡,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

犇級院士掌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不管是經費還是裝置、科研人員數量和質量,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個獨立的研究所了。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構架通常是,大老闆是院士,大老闆下面會有幾個長江學者級的教授,他們是小老闆。

每位長江學者小老闆帶一個科研團隊,其中的骨幹是年富力強的副教授、中青年教授。

團隊裡的副教授、中青年副教授根據個人的專業方向,組建不同的課題研究小組。

課題研究小組裡面幹活的是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可以理解為打工的。

科學家和科研民工有天壤之別,沈奇他們中心,能稱得上科學家的只有兩人,他和威騰。

整個沈奇數理研究中心,目前具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雛形的,是FASTER專案組。

FASTER專案組的終極設定,是“沈奇數理研究中心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沈奇的構想。

FASTER專案組的班子已經搭建起來了,這幾年時間都是專注於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出了幾個科研成果和專利。

FASTER專案組的升級,其實就是科研人才的升級。

沈奇有一個儲備人選,湯元。

湯元已經評上副教授了,他處於職業生涯的關鍵階段,目前正經歷由高階科研民工向科研包工頭小老闆的轉型。

沈奇單獨召喚湯元來主任辦公室,問到:“那篇NMG論文,推進到什麼程度了?”

“即將定稿,這次咱們厲害了,都不用投的,人家期刊那邊約稿。”湯元被沈奇指定為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是楊定天,沈奇的名字排在最後。

國外期刊或者研究機構也不是太清楚中國每一家學術機構的體制,他們看一篇論文,最看重的是通訊作者,然後是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負責一個課題專案的全域性把控,第一作者通常是專案的具體執行者。

沈奇在數學界、物理界已經不需要靠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的署名來刷聲望了,他之所以署名在最後,一是為了學霸積分,二是掛他的名字,文章比較容易發表在知名期刊上,這對FASTER專案組其他成員來說有利。

“湯元,你人品不錯,學術水平穩中有進,有信心帶好FASTER專案組嗎?”沈奇詢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