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88章 審稿

湯元點點頭道:“在沈教授的指導下,當然有信心。”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長期不在國內,你單獨帶隊,有沒問題?”

“你要去哪裡?”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剛才說的後面一句話。”

“應該……問題不大吧。”湯元一個激靈,沈老闆這是要提拔我當組長了?

算上沈奇這個兼任的組長,FASTER專案組一共有12人。

除了楊定天,其餘10位組員皆來自燕大物院。

其實楊定天也是燕大物院出身,他本科和研究生在物院讀的,博士跟著沈奇。

湯元跟這群人都挺熟,之前有兩個研究員在吸菸室聊天,對楊定天有點看法,但他們對湯元沒意見。

人際關係處的不錯,是湯元的優勢。

湯元的學術水平能不能再上一個新臺階,需要持續觀察。

不管如何,湯元在學術態度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沈奇決定給他一個機會,或者說機遇和挑戰並存:“我準備在中心建立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FASTER專案組是班底之一,後續可能還會組建新的凝聚態物理團隊。凝聚態物理有很多研究方向,FASTER專案組由你負責,主要研究非晶材料方向。”

湯元在圈子裡混了這麼多年,他知道遊戲規則,沈主任這是要提拔自己,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帶隊小老闆。

帶隊小老闆基本上都是長江學者,要麼就從國外請回來的牛人。這些人是院士預備役,時刻準備著更上層樓,晉升為真正的大佬。

“謝謝沈主任,我盡力而為!”湯元還是有壓力的,也有動力。

沈奇話說的很明白了,今後將在中心引入競爭機制,不止一支凝聚態物理團隊同時推進相關方向的課題研究。

為了打造沈奇數理研究中心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沈奇肯定是要從外面再挖些精英過來,從而實現人才升級。

一旦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了,經費什麼的就會按新標準實施,沈奇他們就能做一些意義更重大的事情。

除了粉絲來信,沈奇偶爾也會收到學術論文稿件,期刊那邊發過來的,邀請沈奇做審稿人。

普通期刊也不好意找沈奇做審稿人,找他都是國際上著名的學術期刊,有數學期刊,也有物理期刊。

審稿這份工作是沒有報酬的,審稿人完全是憑藉一顆赤誠的學術熱心做這份工作。

當然了,大多數頂級權威學者都有這份熱心,他們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會審別人的稿件。

沈奇眼前有兩份稿件,一份來自普林斯頓主辦的《數學年刊》,另一份來自美國物理會主辦的PRL。

沈奇先審數學稿件,這是數論方向的論文稿。

最近幾十年,費馬大定理被解決了,黎曼猜想被解決了,哥猜被解決了。

數論領域只剩下一個難題,BSD猜想。

不少數論學者嘗試往其他領域轉型、跨界,如今依然堅持在解析數論這種超硬領域的數學工作者,如珍寶般珍貴。

這篇數論論文的通訊作者名字是SalimOhayon,通訊地址是麻省理工。

這是單盲審稿操作,沈奇知道稿件作者的基本資訊,作者不知道審稿人是誰。

看名字,沈奇覺得這位MIT的通訊作者應該是個阿拉伯人,或者阿拉伯裔。

這篇論文是解析數論方面的,寫的很硬,真的很考驗審稿人的硬分析能力。

審稿人看不懂稿件的情況並不少見,好在這篇數論論文交到了沈奇手中,他頗有興趣的審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