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34章 來自羅格斯大學的問候

理論總是超前於現實,物理學的基本理論通常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證實。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歷經大約100年的時光,才被卡文迪許的精密實驗所驗證。

&nc^2透過克羅夫特和沃爾頓的實驗得到證實,也是在該公式發表27年之後的事情了。

2012年CERN發現了令物理界為之振奮的希格斯玻色子,而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預言出現在半個世紀之前的1964年。

超弦理論誕生於大約半個世紀之前,一直到現在,關於它的精確實驗和觀測依然難以實現。

2005年,位於美國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使用粒子加速器進行重離子對撞實驗,成功釋放了質子和中指中的夸克,得到了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驗證了超弦理論中的一個預言。

這個預言的驗證揭開了超弦理論的冰山一角,而直接觀測到整座“冰山”,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極其困難。

沈奇、威騰這樣的基礎理論研究者別無選擇,即便當代科技無法徹底驗證超弦理論,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因為引力理論和量子力學理論之間的矛盾,只能靠超弦理論來解決。

甭管多少年後的人類可以設計出一個精確實驗來證實超弦理論是正確命題,當代科學家們要做的是,在理論層面實現超弦理論的自圓其說,完善其自洽性。

中國的一群學者和美國的一位老頭,談論著最深奧難懂的物理學課題。

繞了一圈,他們回到了一個最基本的數學問題,尤拉數=面的數量邊的數量+頂點的數量。

威騰選取尤拉數絕對值為6,即在六維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間”中發起了第二次超弦理論革命。

為什麼一定是6,威騰沒有給出具體的證明。

這項證明工作將由沈奇接手。

沈奇轉手將此重任委託給了手下的17位物理博士。

17位物理博士壓力好大的,無從下手呀!

“沈老闆,能不能再多給一些提示?”和沈奇關係最熟的沙東東小心翼翼的詢問。

“不成熟的想法,倒是有一個。”沈奇拿起水性筆,在白板上寫了個式子:∂aFg=1/2Cabce^2kg^bbg^cc

“這是……”沙東東眼睛一亮。

“這難道是……”韋博士菊花一緊。

威騰虎軀一震:“這是量子效果計算方法。”

沙東東提出了一個疑惑:“只不過,貌似,這個方程缺少了一些內容,只寫了一半?”

“在標準模型中,夸克一共有六種,計算夸克的量子效果涉及三個世代,並且考慮到六種電子中微子,達到理論上的數學協調性的束縛越來越強。我研究這個方程有一段時間了,正如東東所言,我確實只寫了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或者更少。權當拋磚引玉把,補全這個量子效果計算方法的方程式,拜託大家了。”沈奇的意思是,補全方程式,解出方程式,超弦理論的體系自洽性將得到完善,至少可以支撐到新一代的實驗裝備和實驗方法誕生。

為何沈奇只寫出一個不完整的方程式,是他故意為之,還是他的水平只能寫出這麼多?

沈奇沒有給出明確答覆,反正大家一起努力就對了。

M理論、超弦理論的問題聚焦到了一個方程上,這個方程的形式比E=mc^2要複雜一些。

大凡具有普適性規律的理論,其終端表現往往極其簡單,一行式子,十幾個甚至幾個字元,從複雜到簡單,再從簡單演繹出整個宇宙。

沈奇丟擲一個尚未完成的方程式,然後回家帶娃了。

對於這個方程式,威騰是很有興趣和激情的,他帶領17位中國年輕人開展深入研究工作。

研究了一個月,並沒有什麼進展,方程的後半段如何補充,尚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