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微型黑洞存在的時間不到1秒鐘。
資訊資料在能量場的加持下增大功率與寬屏,以波函式為載體刺激粒子坍縮從而進入人造微型黑洞。
CMS探測到波函式的坍塌形態,這說明資訊沒有消失。
1秒鐘過去了。
黑洞消失。
實驗結束。
沈奇與歐洲科學家一一握手:“謝謝你們的配合,我們成功了。”
不少科學家跪了下來,淚流滿面。
韋斯特院士老淚縱橫,他緊緊握住沈奇的手:“我為我的無知向你道歉,你是偉大的人類之光!”
沈奇誠懇的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勝利,勝利屬於全人類。”
系統:“黑洞資訊悖論被宿主解決,物理14級升15級的任務完成!”
升級!
沈奇的物理升為15級。
實驗結束後,中歐科學家召開會議。
本次會議主要精神如下:
1、承認“量子至上、資訊輪迴”的理論,該理論命名為“沈奇量子論”。
2、“沈奇量子論”可用於非生命體的後續實驗研究,但絕不允許以生命體為實驗物件。
3、我們發出的波函式有可能進入了另一個時空,我們暫時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厄運。無論將來發生什麼,我們所遵守的至高準則是:科學高於一切。
本次會議的地點位於侏羅山下,史稱“侏羅山會議”。
“侏羅山會議”奠定了沈奇在物理界的領袖地位,物理學家對於量子論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沈奇回國之後,為一些俗務忙的焦頭爛額。
首先是求職信。
來自全世界數不清的求職信堆在沈奇面前。
然後是錢。
社會上的各種財團紛紛慷慨解囊,希望資助沈奇科研中心的研究專案,特別是“沈奇量子論”後續的研究。
燕大的學生甚至新成立了一個社團,名為“沈奇量子社”。
“沈奇量子社”的口號是:“量子至上、資訊輪迴,科學至高、奇蹟之道!”
沈奇最頭疼的就是這群狂熱的學生。
沈奇知道自己有很多粉絲,大部分是他的學術粉,小部分是他的顏粉。
但是,沈奇不曾預料,“沈奇量子社”的這群學生對於他的崇拜已到了儀式化的魔怔程度,這麼下去很危險。
“沈奇量子社”的社長是燕大物院的一位大三學生,姓胡。
這日,小胡召集全體社員開會。
小胡大聲說到:“各位奇葩(沈奇粉絲自稱為‘奇葩’),你們今天學習了《沈奇量子論》沒有?”
奇葩們振臂高呼:“學了學了學了!”
小胡:“我們的男神是?”
奇葩:“沈奇沈奇沈奇!”
小胡:“我們的信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