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聞啟,老苗就一肚子火。
幾位師父叮囑過,昭然修行那年,最好不受外界打擾。
聞啟倒也沒魯莽上門,聚集了一幫烏合之眾在前山逗鳥唱歌,打牌摸魚,說是等昭然出山。
花姨提醒他這裡是清修之地,五蘊皆空,他於是裁了一半玩家,和剩下的人品茗投壺,對詩作畫。
……沒想到聞公子竟也有如此雅好。經過老苗斷然批評此等行徑不應出現在仙家道門後。
他就一個人坐在崖邊等。
橘日夕沉,少年影子單薄,西風蕭瑟,其下又是萬丈懸崖。
頗有些悽涼冷意。
若是北庭王鬱郁而終,自盡在小重山,小重山這輩子怕是完了。不被北庭那群莽夫給夷為平地,掏成天池,他就不姓苗。
提心吊膽過了這許久,忽然有一天,聞啟就不見了。
嚇得老苗以為自己逼迫爽朗少年,壓抑天性,一躍解千愁,還專門去崖下搜尋了一番。
還好一個鬼都沒看見。
“之前沒說是怕了你倆個兄妹情深,一言不合就要下山去找他。現在左右攔不住,你見到他記得點個卯啊。”
老苗是真怵那位小祖宗,對著昭然的背影再三囑咐道。
昭然擺手示意瞭解了。
雖走時萬丈豪情,向著朝陽,一副要幹一番大事業的模樣,剛到山腳,昭然就選擇休息一下。
大膽忍不住吐槽:“你這行囊也太多了,不累才怪。”
昭然解下腰上一圈“武器”。
哐當一聲砸在桌上。
這效果,很理想,周圍兩桌都沒人敢靠近。小二也只匆匆上了一碗混沌,便像躲瘟神一樣躲著這裡。
昭然穿了一身墨色,內領為暗紅魚紋。頭頂鬥笠,黑紗遮面,束發紅繩鮮豔而紮眼。束腰上掛了一沓符咒,一個葫蘆,一根骨笛,一個錢袋子,一個鼓鼓囊囊的袋子,還有幾卷紙。
昭然道:“你懂什麼,有恆産者有恆心,你又這麼惜命,山下危險重重。”昭然拍了拍桌子,桌面震了震。
“都是保命的寶貝。”
惹得旁邊一兩個人好奇地掃了眼自言自語的姑娘,又若無其事喝茶。
一路上,她對這一年的情況大致有所瞭解。
如今雖是太平盛世,但暗裡波濤洶湧。
前朝之所以滅國,致使杜氏進城暢通無阻,即是因為流民遍佈的時節,先主選擇了大開城門,安撫災民。
致使敵軍趁亂而入,直搗皇宮。
所以現下,杜氏斷然不會重蹈覆轍,於是,城門緊鎖。
圍牆內一派歌舞昇平,但牆外鬼哭狼嚎日夜不停,饑荒災民數不勝數。
對此,有人拍手稱贊,說保佑了城中百姓安寧平穩,一國亦可長久。
有人卻也悻悻,看著門外日複一日,成日激增的災民,無神可信,無道可依,骨肉相食,這安寧卻也坐不平穩。
當然還有主張開門的一派。但這些人與杜季讓觀念不合,早被清理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