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51 章 (4)

小兵倒在地上,已經不能完整地說出話來,只用手比了一個“五”字,口中喃喃,聲音幾不可聞,只斷斷續續,隱隱約約聽見什麼“太子”、“山脈”。

說完,就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下。侍衛上前檢查的時候,他的氣息已經斷絕了。他的眼睛睜著,似乎要瞪出眼眶,嘴巴張著,似乎有什麼未完之語。

現在,誰還管什麼擅闖金殿,見到皇上不下跪之類的小事呢?所有人都盼著他再活多一會!但是他們得到的唯一的資訊就是他口中的只言片語。整個大殿一片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一種壓抑而恐慌的氣氛。

胤天帝坐在龍椅上,眉宇中盡是疲憊。“葉卿,你怎麼看?”

葉宰相畢竟是三朝元老,見過的場面要比在場的所有人都多得多。他上前一步,道:“稟報陛下,霽月當朝之太子是宋燁廷,烈瓊女帝之獨子。至於什麼山脈……橫亙在霽月、汶桑兩國之間的山脈只有雲魄山脈,乃天塹也。唯有一條路適宜進攻,便是上陽關。”

雲魄山脈地勢險要,峰迴路轉。唯有上陽關平坦,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又稱為“上陽要塞”。霽月汶桑於上陽關的爭奪,已不下千年。

“至於那‘五’,上陽要塞畢竟處在山地,絕擺不開五十萬的陣式。依宋華瓊的性子,五千又是萬萬不可能。所以必然是五萬之數。”

“眾位卿家,若是讓霽月越過了上陽關,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現在已經是兵臨城下,爾等可有良策?”皇帝揉了揉眉心,掃視著匍匐的文武百官。回應他的,是一陣窒息般的沉默,他毫不掩飾眼中的失望。

正待胤天帝詢問葉宰相的意見時,卻有一個聲音響起,恰似驟然敲碎了某種琉璃器皿,字句中卻透著戰火的鏗鏘。

“汶桑男兒,理應捍衛疆土,殺敵平叛,報效國家!微臣蕭景宸,願為陛下效勞!”

四年間,蕭景宸在軍中歷練,小有所成。他心中自有一腔熱血,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胤天帝終於舒展了眉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如此甚好,只是,蕭卿還未及弱冠之年吧?朕覺得,還是派何將軍同去更穩妥些。”

驃騎將軍何倩瑜是一位女將軍,身經百戰。她正上前去領命,卻聽得葉宰相道:“臣以為蕭將軍一人足矣!一來蕭將軍年少有為,其父為九門提督,想來虎父無犬子。二來敵方主將乃宋燁廷,與蕭將軍一般年歲,也算得上是勢均力敵。”

胤天帝點了點頭,道:“時間緊迫,事不宜遲。蕭卿,你快去集結兵馬,守住上陽。至於那報信的小兵……賜厚葬之禮。”

“謝陛下!”蕭景宸滿懷激動地領了命,卻未看到他父親憂愁的神情。

少年迫切想要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的心情讓他豪情壯志滿懷,又忽然想起了當年那個誓言。

只是,沈曼棠來時,眉頭緊鎖,滿面憂慮。

蕭景宸躊躇滿志:“你看如何?我終是實現了那日的誓言。”

沈曼棠卻緩緩搖了搖頭:“卻是不易。”

蕭景宸的心驀然一沉,問道:“為何?皇上可是撥給我五萬兵馬,勢均力敵,再不要說上陽易守難攻,有何不易?”

☆、暴君賢後3

“勢均力敵是不錯,唯一的問題只在時間。”

霽月汶桑南北兩隔,但是首都卻靠的機近。這是因為中心平原無論是在氣候,土地或者水源上,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任何一國之首都離邊境也不過半日之程。

也就是說若無上陽要塞阻攔,只一日的時間,就能從霽月京城攻到汶桑帝都。這樣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促使了兩國情報業的發達。若其中一方有出兵之動向,另一方就會早做準備。

只是,如今日一般,如此之遲才得到訊息,卻是第一回。

蕭景宸本熟讀兵書,聽沈曼棠如此一說,也有些領悟了:“你是說整頓兵馬的時間,必然不及霽月有備而來?”

沈曼棠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此次兵報來的太慢,軍隊又駐紮在帝都郊外,也要費些腳程。若是精銳輕騎兵,才可以趕得上霽月的速度。能即刻調動的輕騎兵有多少?”

“只五百。你可有些什麼辦法?”

蕭景宸面目漸漸凝重,心道帶兵打仗絕不等同於沖鋒陷陣,除了心中的一腔熱血,還須腦中百般智謀。側頭看著沈曼棠從容冷靜的模樣,他心中不禁慶幸起自己記得那個諾言。

“五百?那有些棘手。”沈曼棠凝眉思索,貝齒微咬著唇,一雙黑白分明眼睛裡似乎有異樣的光彩在閃爍。“霽月主將是誰?五萬兵馬具體如何?”

“宋燁廷。霽月的太子。其他卻沒有訊息。”

“你的武藝如何?”

“尚可。”蕭景宸下意識地回答道,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問道,“這有何關系?只憑我一人,又能……”

還未等蕭景宸說完,沈曼棠便急忙打斷:“別問這麼多……那比起宋燁廷如何?”

“七分勝算還是有的。”蕭景宸見沈曼棠急切,雖心有疑惑,也不多問。

聽到這句話,沈曼棠終於展露出了笑容,如釋重負地長舒一口氣:“那便有辦法!五百人足矣。”

蕭景宸趕到時,恰是正午。烈日高懸,黃沙滿天。上陽關早已嚴陣以待,守城軍士無不心焦如焚。看到蕭景宸時,恰似沙漠中的旅人忽然看到了一泓清泉,一股腦地圍攏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