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盧姑娘的提議,他把唐寅也拉進了自己的計劃當中。
所以名義上這位在後世鼎鼎有名的書畫家,也成為了錦衣衛第14千戶所的軍官。
有意思的是,今天唐寅和楊副千戶都接到了相同的任務。
他們都要出外陪伴某人進行一些採購。
唯一的區別是。
楊副千戶需要跟在田頊身邊,以作為他們一方對田家的照應。
而唐寅則需要跟在朱厚照身後,陪著他去街上採購字畫。
朱厚照對字畫的鑑賞能力,並沒有超過一個十五歲富家公子的標準水平。
但他也從穿越者那裡,瞭解到了後世對明朝中葉一些字畫的看法。
甚至此行他就帶了一些穿越者出來見一見世面。
這些人可能還不太懂得,倭國的商人,和他們背後的大名們,喜歡蒐集哪些明朝字畫。
作為以後的重要參謀,朱厚照下意識的認為,讓他們瞭解一些當世時務還是很重要的。
這一想法讓盧姑娘感到欣喜,因為明朝對大臣的培養尚且都是比較粗放的。而穿越者得到的待遇,讓他已經感受到那些年輕大臣的嫉妒。
那些翰林院的庶吉士們,有哪個不想和皇帝一起出來見世面,接受皇帝的耳提面命,順便觀察一下皇帝的喜好與厭惡。
可是現在,小皇帝卻指著一副出自唐寅之手的名畫,和周圍的人有說有笑。
這幅名畫並沒有流傳到後世去,反正駱淑華和盧惜君都沒有見過。
但在當時可能是非常有名的,甚至被這家店鋪高價求購而得。
甚至,若不是這家店鋪和唐寅是有交情的,恐怕也不能輕易得手。
不過,讓盧姑娘去推測的話,這交情恐怕是非同一般的,要不然唐寅也不會帶著朱厚照來這裡。
他本想抬頭看看門臉,記一下這家店鋪的招牌,但不曾想這時候卻突然闖進來一個半大小子。
“抱歉,掌櫃的,我來晚了。”
掌櫃的正在陪客人,卻不曾想這傢伙這麼沒有眼力勁兒。
他狠狠的瞪了對方一眼,卻見那小子仍然沒能反應過來。
這下他急眼了,立刻呵斥道:“你個小赤佬,好不容易才能在我店裡做工,怎的三天兩頭的來晚?你瞧見沒,客人們都已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說了一大堆,當然作為皇帝是沒有那個耐心聽完的,他轉過臉去詢問唐寅說:“他罵那小的赤佬,是因為那小子是軍戶出身嗎?”
“對,大概是附近衛所的軍戶,出來謀個營生的。”
朱厚照“哦”了一聲。
他知道猥瑣的生活,如今確實不太好過的。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個農民出身的太祖皇帝,以他的所謂先見之明,實際上是他巨大的歷史侷限,制定了許多讓人無語的政策。
比如他按照職業劃分了戶籍,當兵的就是軍戶,他認為這樣世代相傳,子子孫孫相互繼承,就可以保質大明,萬世不滅。
然而他還沒有死軍戶制度,就出現了各種繼承方面的問題,比如一家有好多個兒子卻只能有一個去繼承父親的職位,而剩下的兒子都得治自謀生路。
結果在自謀生路的時候,這群人還因為軍戶戶籍的問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職位是可以繼承的,但才華卻是不能繼承的,國家需要運轉需要職位上有何事的才華的人,雖然中國自古就有很多手藝和學問,是以家族的形式傳承下來的,但這種傳承其實是並不保險的。
所謂家學淵源,終究是比不上學校這種先進的教育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