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用駢四儷六的文字寫成,一點兒也沒有大明皇帝特有的親厚土帽)特色。
不過就算燕山君這樣的昏君,也能聽懂其中的大概意思。
小皇帝因為高興,所以特別想賜給朝鮮一次賺錢的機會。
柳順汀心想,這新皇帝確實如同他們的燕山君一樣,只得知道錢和女人。
不過他覺得這對朝鮮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訊息。
至於那個賺錢的機會,允許朝鮮官民參與大明商號的經營執行,入股和提供勞力都可以。
這樣以來,他們將可以從負數的大名源源不斷地獲取金錢。
同時大名也可以為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會,以免他們沒有本事再大明賺到錢。
這是隻有朝鮮這等友善的兄弟之邦才能擁有的待遇,換成其他國家的子民,比如安磐和倭國,恐怕就不會有了。
為此,朝鮮人還是非常激動的,要知道他們的醫藥行業就是在大宋的幫助之下建立起來的。
而如今,富庶的大明又和大宋一樣來幫助他們了。
當然像柳順汀這樣的老狐狸。可不會輕易被這樣的說辭說服。
他可是明明聽見入骨這兩個字了,按照大明朝人的習俗,這種行為是要自己拿錢的。
而沒有錢的那些所謂的務工者,卻是要拿命去換的。
至於所謂的教育,聽起來更是和四書五經無關,而是用自己的小命去謀個生路。
當然,在朝鮮,謀個生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絕大部分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小命謀劃出路。
明朝的條件似乎確實更好一些,但人口絕不能因此而被吸引走。
因此柳順汀說:“如果這些商號主要在朝鮮活動……”
“當然如此!”使者乾脆不等他把話說完,就斬釘截鐵的同意了對方的要求,“以後優秀的朝鮮人,人也可以到大明去工作,更有本事的人也可以前往更遙遠的地方,隨同大明徵戰萬里也都不是問題。而那些同樣忠誠卻更喜歡勤勤懇懇的人,也可以留在朝鮮,為大明皇帝,為你們的國王盡忠。”
“這話說的許多大臣們都激動起來了,他們治下的子民終於有了一個更好的生路。”
其實大明朝廷早就已經推斷出了這樣的反應。看看杭州附近那幾個千戶所的軍戶是什麼狀況,他們心中就已經有數了。
只可惜這樣的措施沒有首先在大名採用,反而便宜了這些朝鮮棒子,這已經讓他們非常不滿了。
如果棒子們還敢說三道四的話,相信肯定會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下令平壤海外的船隻向這裡進攻——雖然江華島已經沒剩幾條船了,大部分都被上了,但光是那幾門大炮就足夠對平壤城構成威脅了。
不過,這種事情最終沒有發生,即便是樸宗元這樣的死硬分子,也在對大名的好感之下表示同意。
因此不久之後,整個朝鮮都沸騰起來。
至於北邊的那些不速之客,恐怕就已經沒人在乎了。
喜歡朕要抓穿越請大家收藏:()朕要抓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