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間有個年輕的女子進來,她讓守門人不要攔一個帶菊花簪子的女子。
那女子進來一怔,手裡拿的藥跌落,女子回頭注視她,眼裡的淚越發的多,她顫抖的走近她,伸出微顫的手,想要去觸控那思念已久的臉龐,可是那女子驚慌失措的躲開了。
“你,和你娘太像了。” 她搖著頭,用著不可思議的話語說著。
李雲初頓時明白了眼前這人,就是母親死前日夜說辭的女人,四十的年華,保養的極好,如同三十出頭般的女子。
這一刻她才真的相信,這孩子真的就是那人與這奄奄一息的老人的孩子,可是她怎麼也想不明白,那人竟然選了這樣一個人做丈夫。
她以為那人選了這樣的丈夫,吃盡了苦頭,其實不然,那人當初聽聞女子入了宮,心灰意冷,於是在街上,看見了這個老實人,讀了半輩子書,卻始終不得志,只好靠彈琴為生,他彈奏了一曲,是女子離開那人前最後的一曲,聽琴思故人…而這男子十分老實,替那酒樓老闆做了半天,還糟數落,並非他彈得不好,而是故意壓榨,那男子爭執不過的表情,讓那人許久未笑的臉突然笑了…
之後便不顧孫家反對,離家嫁了他,那女子是大好的年華,而那男子都只小了她父親幾歲,世人皆不看好這一段姻緣,可是這人娶了她後,待她極好,直到宮內傳出宮女懷了龍子,入了中宮,那女子才真正屬於他,他不願意強求,雖然知道那也能說明那人就心軟了…只能說明心死了…
“原來母親竟瞞了我如此之多。”一句很清爽的聲音,那聲音是那少年天子的,那眸子很深沉。
天無痕闖進來,一股盛勢臨人的氣息,他那帝王之氣充斥整個木屋。
原來這半月,他都在觀察,利用了太後專注尋人,以及那迫切的心情,鄭太後出宮後,他便悄悄的也跟去了。他的氣色很好,讓鄭太後不得不贊嘆藥王的妙手回春。
破爛的木屋子裡,居然進入了兩個肅朝身份最尊貴的人,她們,敘說著陳年往事…皆因情而起,又因情而滅。
幾十年前的往事她不想在提,可是如今不得不提起。
沒有人真正知道蘇航將軍的死因,他是開國大將,肅朝的第一大功臣,世人都認為功高蓋主這是君王最大的忌諱,無論天白沐有多寵愛他,但,終究他都是隱患,所以他註定不能留太久。
可是誰又知道那威震天下的大將軍卻是女兒身,他那兒子不過是戰亂時救下的孤兒,可是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件事,帝君知道,那女子知道,她,也知道,帝君喜歡他,可是他不從,帝君心中有恨,更不希望她被別人所得,於是下旨賜死,她寧願死,也不從。
此後帝君像瘋了一樣,討厭著世間的女子,寵愛男人,鄭太後的出現,她的臉,是巧合嗎?
不,不是,她是鄭源撿來的孤兒,因她母親無出便作了三房的女兒,她與那蘇航是同胞姐妹啊,別忘了蘇航也是孤兒,她的身世一切都是謎,太後愛的那個女子深愛著蘇航,而蘇航被處死後女子為之瘋狂。
鄭太後瞭解姐姐的心性,所以她刻意模仿,本就是極其相似的臉,加上模仿的神態,這都像極了蘇航。
進宮前,那人還沒有那般的瘋狂,但看得出哭了無數的日夜,鄭太後的心很痛,也很涼,因為她喜歡的女子卻不喜歡自己,她跟這女子說,替姐姐報仇,她不惜將自己送入宮,不惜將自己獻給那帝君,就是為了殺他,為了給心愛的女子報仇解恨…
她走前給了女子一個菊花簪子,因為女子生前最愛菊花,這也是為什麼她的宮裡都是菊花了…
那帝君的身體為何會如此不好,那帝君為何又會在生下天無恨後再無子嗣,僅僅七年後就死去,這些與她看上去都沒有關系,其實都是她安排的,包括帝君身邊最寵愛的太監,包括那太監為什麼會獻計,最後那太監雖然死了,可是她的目的達到了,那太監只不過是她的一顆棋子,死了,便死了。她為所愛之人,就算是血流成河又如何。
她透過某種方法讓帝君八年內便死了,天衣無縫,她的孩兒也登上了最高位,她卻失去了自己一生所愛之人,她以為這是報應,實則不是,是她一開始便錯了,一步錯步步錯…
她瞞過了天下人,甚至是那帝君,卻沒能瞞過她自己的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到這裡就擼完了,歷史人物謝絕考究,主角不弱的,她一直都不弱,到後面一切都會知道的,書裡有雙女主,雙女二,都已經出來了,先擼完雙女主,反正他們都有關聯的…(<?)
這一章,關於她,他的人稱,我解釋一下,話外的她都是指太後,然後太後與老人的話裡的她,都是指李芸初的母親,天無痕以後就用他來代替,怕你們會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