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聽得此訊息,受了重傷。
十年後政局穩定大治天下,清理門戶,蘇航亦死於此年。次年秦王修養十年但傷仍未全愈,漠北之患再起,摔軍平亂,戰死沙場。
《大肅·皇族·秦王錄》中記載。
秦王乃太·祖皇帝第三子,是太·祖最傑出之子,文武兼備。梁末,天下亂,摔麾下李靖,蘇航等大將,挫敗各路反叛。深得太·祖之喜。
“說著也奇怪,今日我回來時,撞見了高陽公主的馬車。”
此話,不是出自穆菱柔之口,而是蘇沚心之口,讓穆菱柔一驚。
“高陽公主?”
“嗯,跋扈的很,還說了那樣一番話。”
“哦?什麼話!”
“說什麼哪裡來的俊俏小哥,竟比小和尚還生的白淨。”
聽著穆菱柔笑了笑,“你本就生的白淨,她沒有為難你吧?”笑意消失時,她在意的卻是蘇沚心學著高陽口吻中的小和尚,她想,那應該所指的是辯機。
蘇沚心搖搖頭:“為難倒是沒有為難,就是一個女子口不遮攔的說些那樣輕浮的話,叫人不自在。”
“那樣輕浮?”
“她說什麼,不管男子還是女子,只要生的好看,入得了她眼的,她都喜歡。”蘇沚心用著鄙夷的語氣說著。
穆菱柔皺著眉頭,仗著自己是公主,說這樣的話,正因著是公主,是皇家,說話才要小心些是,怎的到了高陽公主哪裡就反過來了。
“你呀,少與她接觸就好了。”
“這個是自然,難怪她多年未曾召過一次駙馬進門,定是那駙馬長得不好看了。”
蘇沚心雖不認識高陽公主,卻也經常聽起別人談論她的事跡。
穆菱柔又笑了笑,誰不知道,高陽公主的駙馬雖窩囊,卻也是副好皮相,不然怎麼入得了先帝的眼。
“這高陽公主,今後少言論她些好。”
“為何?”
穆菱柔沒有回答蘇沚心的話。
高陽雖得先帝,與當今聖上看重,卻自幼性子孤僻,她深知皇帝的看重是因為愧疚罷了。
《秦王錄·點評後記》寫道:秦王德才兼備,然因是庶子,後嫡長子今上登基,解除秦王兵權,蘇航李靖等將,直歸入今上所屬,秦王抑鬱,傷終不得好。
漠北一戰,君上乃病重之期,秦被圍困軍中,君上派援軍晚。遂,秦王戰死漠北。君上痛心不已,病乃加重,派莊王接替漠北軍務,次年,匈奴平。
後回朝,君上下詔,以天子之禮葬秦王,入太廟,諡號—文皇帝。廟號,太宗。次年秦王妃誕下遺腹子,得一女,天子甚喜親賜名,天淑,始封高陽。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請勿考據。
本來想高陽公主這裡深寫的,但是想了想,那樣就耗費太多了,所以這裡不會深入,她的事也沒有拐彎抹角,我就很直白的寫了,後面幾章會有,她出現也不會太久。
她的命運其實和穆菱柔的命運有點相似,都是可憐人。
接下來會是東徵篇,也是我開始收伏筆的了,希望會帶給各位一個恍然大悟的感覺。
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