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心的交流

安玉田在洗手間懊惱的用涼水洗了把臉,有些悔恨自己和範建德與特種裝置組裝組的老外們發生口角衝突,自己持以為傲的電氣機械領域竟然出現瞭如此驚人的突飛猛進,以至於自己這樣幾十年的老工程師了,都不知道該如何開機操作!為了東旭電器集團,安玉田豁出去了,打算去找駐廠的東國戰略投資部特派員,帶著自己去把那些特種裝置組裝組的老外們請回來,就算是下跪賠禮道歉,也要請回他們教導大家開機的,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做錯了事,就要勇於去承擔其後果!

安玉田出了洗手間,打算向盧心怡經理請假,前去請那些老外們,卻難以置信的看到其中一條生產線已經生產出數板成品,安玉田快步來到這條無聲執行的生產線成品輸出口位置,站在生產出的產品面前,拿起其中一件產品翻來覆去仔細檢視,確認這的確是國家特定的特種電子元器件,激動的有些熱淚盈眶,抓過一名下搬運機取抽檢產品的工程經理,嘶吼道:“小鄧子,這是誰把那些老外給請回來了?”

鄧恩洺經理同樣是激動的有些顫抖:“安老師,不是那些牛叉的老外給開機的,而是柳依雲經理帶來了一位牟孝柏助理,真是天降神人,人家上來就給操作著開機執行了,就和吃飯喝水一般隨意簡單,人外有人啊!俺小鄧子,除了欽佩安老師和範老師,就是佩服這位牟孝柏小哥了。”

安玉田有些面色古怪的嘀咕了一句:“小白助理?”

安玉田叮囑了一句:“小鄧子,千萬要小心點搬運這些電子元器件,不能顛簸幅度太大,不能擠碰。”

安玉田轉身從這條執行的生產線警戒線標示外繞行,快步來到控制面板前,目不轉睛的凝視了一會兒標識詳細的電子屏,那上面清晰的顯示著:剩餘生產時間3分26秒,生產即將結束,是繼續投放材料追加生產,還是放入新的產品樣品製作資料模型?

安玉田再看向正在和範建德侃侃而談的一名形似健美運動員的學生模樣年輕人,安玉田有些困惑了,雖說工程師這個職業每天搬運裝卸一些重物,部分位置肌肉塊發達,但也不能像眼前這位一樣全身的肌肉塊都練出來了,而且他的這雙手,除了虎口、指肚和手掌位置有明顯厚繭子,其他位置白皙如玉,女孩子的手也不過如此吧,他們這些工程師的雙手,哪位不是手掌溝溝壑壑佈滿傷痕和洗不掉的黑色油漬。

安玉田有些猶豫的問道:“請問您就是小白助理?呃,不,口誤,是牟孝柏助理?”

在後面旁聽的盧心怡經理和柳依雲經理聞言都是噗嗤笑出聲來,範建德的面頰也是抽搐了一下,狠狠的瞪了老夥計安玉田一眼,忙解釋道:“牟孝柏助理,別介意,這位是我的老夥計安玉田,叫他老安就行,咱們幹工程師的,是靠技術吃飯,又不是靠名字吃飯的,我剛來的時候,他們都是照著我名字的諧音來稱呼的,這幾十年下來,我用手上的技術贏得了尊重,他們再沒有那麼稱呼我的了。”

宋太平轉身摘掉防護手套,伸出右手和安玉田握手,熱情的打招呼。

安玉田訕訕一笑:“牟孝柏助理,您大人有大量,我就是這樣口無遮攔的,老是得罪人,這不剛剛得罪了那群老外,差點闖下大禍,您是畢業於哪所高校的?以前操作過這種型別的生產線?”

宋太平微笑著回答:“安老師,我是天京大學2096屆電子工程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奇蹟包裝容器廠看過這種生產線的操作,碰巧再次遇上而已。”

安玉田有些傻眼,技術事業部的兩位高階經理,盧心怡是天京大學機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畢業,柳依雲是天京大學錢學東博導帶出來的機械研究方向博士,這兩位技術和顏值同樣驚豔於東旭電器集團的高階經理,讓大家見識了天京大學出來的畢業生不凡之處,沒想到這位剛來的大神,居然只是2096屆的本科生,還是提前兩年畢業的,這天京大學東國天之驕子的搖籃,果然名不虛傳,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安玉田畢竟已經在工程師高管崗位上爬模滾打的幾十年,大風大浪見得多了,很快從失態中清醒過來,詢問道:“盧經理,既然我們有了牟孝柏助理這位強援支援,現在就開始安排三條生產線的生產計劃吧?”

盧心怡甜甜的一笑:“好的,範老師和安老師,我們不能耽擱這位牟孝柏助理盧心怡故意將孝柏拉了個長音)太長時間的,他還沒有辦理新員工入職手續和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呢。”

範建德憨憨的一笑:“沒問題的,盧經理,我們就和牟孝柏助理探討上幾個小時,然後我和老安陪牟孝柏助理去人事辦理入職,他的新員工入職培訓,交給我和老安就行,不會耽誤牟孝柏助理入職的,兄弟部門同事理應相互關照嘛,其實把牟孝柏助理調到我們工程維護部更合適的。”

柳依雲甚是不滿的乾咳一聲,範建德訕訕地一摸鼻子,關上話匣子,一揮手,示意工程維護部和研發支援部的各位管理人員和資深員工退後,這三條生產線代表著東國科技大跨越的最新成果,是讓整個騰龍星各國為之眼紅的,當然不能讓什麼阿貓阿狗的閒雜人等偷學去操作機密,現場只留下牟孝柏、柳依雲、盧心怡、範建德、安玉田、以及鄧恩洺在內九名工程經理,其餘人被清場到二十米以外的地方遠遠觀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宋太平指著生產線上的相應位置,低聲介紹道:“在開啟生產線前,我們要檢查電源指示燈和網路訊號傳輸指示燈是否顯示正常,缺任何一項都無法開啟執行。輕輕點選這裡,啟動生產線,幾乎在你點選的同時,控制面板的程式就已經裝載完成,按照提示選擇已經建模的產品,或者新建產品模型數值,將帶著外保護層的產品樣品放入彈出的金屬盤中即可,在數值收集完畢,輸入生產數量,顯示屏上會自行提示所需的材料名稱和數量,同時在各個彈出的金屬盤中的顯示屏上也會顯示所在盤的材料名稱,切記我們所使用的材料不是自然界存在的矽、銀、銅、鋼、鈦等天然金屬,都是人工高科技合成產物,全是以東國文字加上數字來標識的,而且它們的計量單位不是克、千克、噸,而是一個包裝就是一個單位,在新增的時候,千萬多核對幾遍,這些材料來之不易,不是簡單以金錢能衡量的!

在生產過程中生產線警戒區域內禁止進入,那裡分別會出現200c以上高溫,100c以下的低溫,以及輻射洩漏傷害,建議更換這三條生產線操作師的防護服為防高溫、防低溫、防輻射的三防型別,無關人員禁止靠近生產線五十米以內範圍。

輸出的完工產品儘管已經由生產線自帶檢測裝置逐一檢查過了,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每一板抽取部分產品進行人工檢測,一旦發現一件不合格產品,該批次全部產品進行人工檢查一遍,不合格殘次品不得隨意丟棄,交送特殊材料的部門進行統一回收。

每一批次產品完工後,可以繼續生產,也可以關機,這三條生產線連續生產幾萬小時都沒有任何問題的,建造生產線的材料和那些材料都是一個級別,甚至是高一個級別的,均是超乎想象的耐磨損材料!如果有需要替換、修補的部件,在控制面板上會提示輸送什麼材料多少單位的,遇上這種提示的時候,就需要停止使用該生產線生產,立即透過駐廠的東國戰略投資部特派員調撥這些材料進行修復,通常這種情況會出現在裝置執行一千年以後的。”

由於宋太平、範建德和安玉田都是背對後面旁觀的同事,在場的各位工程經理都是用腦袋記憶,按照國家保密制度是不允許做記錄的,避免機密外洩,加上宋太平壓低聲音說的,後面旁觀的同事根本無法獲知現場發生了什麼。

盧心怡隨後豪邁的喝道:“你們九位是範老師和安老師所看重得意門生,你們可不要辜負範老師和安老師厚望,務必完成國家交給我們東旭電器集團的重任,現在全體去倉儲辦公室找王主管領取特種防護服,十分鐘後返回這裡,由你們來開啟另外兩條生產線,希望你們為東旭電器集團的未來而奮鬥!為東國騰飛復興而奮鬥!東旭以我為榮!”

九位工程經理跟隨著盧心怡揮舞右拳,宣誓保證完成任務,列成一隊小跑著趕往倉儲辦公室,六分鐘後,身著具有隔溫兼防輻射功能防護服的九位工程經理快步趕回來,按照宋太平的講解,參照生產任務排程單進行另外兩條線的新產品建模,以及已經開啟的那條生產線的新產品建模操作,有條不紊的一步步操作著,核對材料,裝入材料,開啟生產,抽檢產品,包裝成板的合格產品,運送合格產品到產品待發區,25分鐘到50分鐘後,三種產品相繼生產完成。

宋太平詳細評論了他們在操作中疏忽和毛躁的地方,九位工程經理都是誠心感謝宋太平的指點,盧心怡經理將這九位工程經理分成三個班次,進行八小時三班輪流倒班,充分利用各個訂單產品的時間差,同時進行三條生產線的生產,一班次的三位工程經理分頭完成產品建模或選擇,材料配置,同時搬運產品、抽檢產品,三位工程經理還是可以輕鬆完成的。

盧心怡經理半開玩笑的說道:“柳經理,你那邊基本上都是娘子軍,我這邊基本上都是大老爺們,你看是否可以讓牟孝柏助理兼任我們工程維護部的助理呢,也避免讓牟孝柏助理在一群美女中間太尷尬啊。”

柳依雲把頭搖的和撥浪鼓一般,毫不猶豫的拒絕:“盧經理,正如你所說的我們研發支援部女多男少,以至於那幾位僅存的男士都被你們戲稱娘炮了,我們急需牟孝柏助理這樣的力量型男士補充,另外這次規劃中增加了許多要和匠心集團合作的嵌入式家電,更需要牟孝柏助理這樣熟悉內情的研究員發揮作用的,你那邊有範老師和安老師兩大天王就足夠了。”

宋太平聞言,扭頭看向二十米外旁觀的那些同事中,果然有半數是女的,只是並非都是美女的,比如那位直勾勾盯著自己的胖大姐就有些過於豐滿了,而那些對自己有明顯敵意或極力掩飾怨恨神色的同事,也是女同事居多,男同事較少,很明顯她們和自己是同一個部門的,自己表現的越優秀,就越會剝奪她們的晉升機會,擋她們的升官漲薪之路,不怨恨自己才怪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德建和安玉田再次叮囑了九位工程經理一陣兒,便一起帶著宋太平前往東旭電器集團總部的人事部,在路上範建德跑回辦公室一趟,打了二頁紙的文件,遞給宋太平,直言道:這是職場老人的心得,可以避免宋太平走彎路,少碰壁。

宋太平向範建德致謝,拿起這份心得閱讀:

已經離別大學那座象牙塔,進入東旭電器集團的大家庭。開始你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你往往會很揪心臟的,希望給同事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希望得到上司的肯定,希望入職後的第一個作業就是完美。

但是完美哪有那麼容易呢?剛開始工作,少犯錯就是完美。

職場老人的三句箴言:

第一句,上網就能搜到答案的問題,不要問別人!

1,寫材料前習慣性搜尋別人寫的材料,找到對標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