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再生變故

“是你自己學習不專心才會受影響!”

這下讓博主懵了。接下來,教室裡的同學都開始站出來指責女生,可是,她定力超強地塞起了耳機聽音訊,完全不搭理大家。

忍無可忍的前桌轉頭和她理論了起來,可沒想到她站起來對著前桌吼:

“來啊,出去單挑啊!”

“我吃餅的時候你怎麼不說?”

“我放那裡時你不說,一吃你就說?”

“我放那沒吃你也說?”

拜託同學,你沒吃放著也有味道呢。

說完了她就痛哭起來,大家只好不了了之。你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並沒有!大家消停了之後,女生突然抬頭對著大家說:“我要帶螺螄粉來吃!你們不讓我吃,我就讓所有人沒法學習!”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時氣話,可沒想到第三天她真的帶來了!

這讓我想起了前天去看電影時,坐在我後面那兩個拿著一整盒榴蓮邊看邊吃的女孩,被整個電影院的人嫌棄後,還破口大罵,後來被影院工作人員請出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有坐地鐵時,一個啃著韭菜餃子的大媽,被一車廂的人用眼神嫌棄後還強詞奪理,最後剛到站就灰溜溜跑了.....

我發現,通常這種人,在被別人嫌棄,與人發生衝突時,他們其實是知道自己錯了理虧,但因為“面子”問題,總會炸毛後強詞奪理,佔據道德制高點,說別人不尊重他們,當眾讓他們難看。

尊重是相互的,當你在指責別人不尊重你時,有沒有自省過,是不是你的行為太過分?

而有些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臉皮往往很厚,只有在有利益損傷或者生命威脅時才會認錯。當你學不會尊重別人時,就別怪別人對你做出反擊。

我們見過那麼多的熊孩子、熊家長、熊老人,才知道年齡、職業、社會地位真的不是成熟的標準,反而成為了某些人囂張的資本。

看過一個阿米爾汗接受的採訪,他說:“我們應該尊重的是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年齡,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正確,那麼不管多大的年齡,都不能尊重他,反而要去指責他。尊重也是相互的,但無關於年齡。”

我經常聽到一句話:“當你還沒有任性的資本時,就請夾起尾巴做人,對每個人謙虛尊重。”

可是你會發現往往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明白尊重到底有多重要。

而層次的高低和他的學歷、財富、社會階層無關,而是和他的眼界、修養教養、格局有關。層次越高的人,往往具有高情商,越懂得尊重別人。

同時,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需要去透過貶低別人和賣弄自己來彰顯高貴,他們更加地懂得“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

網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了樓下後要在車裡坐好久?

有一個網友的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點贊,他說:“很多時候,我也不想下車,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一個人想靜靜,這個軀體屬於自己。”

這個回答很有意思。

今年我們朋友聚會,一起算了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像我這樣的年齡,居然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當時就被嚇了一跳。

年少的時候,有大把的時間,那些時光我們瘋似的停留在自己的世界裡,瞎轉悠、瞎玩耍,然後哭哭笑笑就到了懂事的年紀。

懂事了之後,開始有考慮別人的感受,然後一部分時間就留給了別人,少了很多空間給到自己,但自己還可以有時間看閒書、散散步、發發呆。

到了工作,把青春獻給了公司,因為想要發展,所以拼命努力,只有夜深了,才會想起原來自己可以想想自己,安靜片刻。

有了家庭,長年奔波,累月工作,到了家還要處理家裡的瑣事,想要擁有的時間只能呆在車裡,行在路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極其渴望有自己的時間,然後放空自己,遠離長久的喧囂,找到心中的清淨之地,然後舒舒服服待在那裡,哪怕一動不動也十分美好。

其實,生活工作之餘,我們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來獨處,學會獨處絕對是一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