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的過程中,細節與大要是互補短長的,無論細節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難的見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盡棄。
但在大要上是對了的思想,細節的補充只是時間的問題——就算是錯了細節也往往無傷大雅。
在這方面的思考困難,就是若完全不顧細節,我們會很難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細節,準確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腦袋就戴上了放大鏡,重視細節——這是一般的習慣。善於思考的人會將問題儘量推遠以作整體性的考慮。
5.例子遠勝符號。
推理時可用例子,也可用符號;有些人兩樣都不用,只是照事論事,隨意加點假設,就算是推理。後者是茶餘飯後不經心的辯論,算不上是認真的思考。有科學性的思考,用例子是遠勝用符號的。
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的一種語言;嚴格來說,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畫面是沒有符號的,但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用大量的字來表達畫面,就成了例子。
思想是抽象的。要證實抽象思想的正確性,數學就大有用途,因為它是最嚴謹的語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卻是要將抽象現實化。畫面比符號較接近現實,因此較容易記;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遠勝用符號了。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裡去。用例子有幾個基本的法門,能否善用就要看個人的想像力了。現試將這些法門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簡而貼切。
以例子輔助推理,理論的重要特徵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內。通常的辦法就是將例子內的枝節刪去,使重點突出,務求在重點上例子與理論有平行的對比。
簡化例子要有膽量,也要有想像力。例子簡化得越利害,複雜的理論就越容易處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簡化了的。以嚴格的準則來衡量,沒有一個例子是真實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樓閣,其非真實性與簡化無關;另一類例子,卻是因事實簡化而變為非真實我們稱後者為“例項”。
純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為貼切,是可幫助推理的。但要有實際應用的理論,就必須有例項支援。少知世事的人可先從假例子人手,其後再找例項輔助;實證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這一步。經驗對思考有很大的幫助,就是因為例項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
眾所周知的例子不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較新奇的例子會較容易觸發新奇的思想。第一個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後再用的就少了創見。
第四,要將例子一般化。
這一點,國人是特別弱的,事實不可以解釋事實;太多理論就等於沒有理論。將每個例子分開處理,理論及見解就變得複雜,各自成理。無意中變成了將事實解釋事實。
將多個不同的例子歸納為同類,加以一般化,是尋求一般性理論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另一個極端,過於一般性的理論,因為沒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沒有解釋的功能。有實用的理論是必須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歸納,也要分類。
分類的方法就是要撇開細節,集中在重點上不同例子之間難以共存的地方。將一個例子分開來處理,我們也應該找尋跟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
世界上沒有一個“無法一般性化”的例項。若是有的話,在邏輯上這例項是無法用理論解釋的——這就變成了科學以外的事。
第五,要試找反證的例子。
思考要找支援的例子;但考證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證就要試找反證的例子了。史德拉、貝加等高手,在辯論時就喜用反證。可靠的理論,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證例子的——但若反證的是例項,理論就被推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6.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人的腦子是有著難以捉摸的機能——連電腦也能想出來的腦子,其機能當然要比電腦複雜得多。拼命想時想不到,不想時答案卻走了出來,是常有的事。
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經意中走出來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過的老問題。以前想得越深,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機會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間並沒有白費。將問題擱置一旁,過些時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會在無意間得到的。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科學上的思考是一門專業,跟其它專業一樣,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無論問題看來是如何深奧,好的答案往往會比想象中的淺的。
範建德粗看了一遍,有些瞠目結舌,言語不是很流暢的感慨道:“牟孝柏助理,這位張五常先生的見解還真是入木三分,很有建樹!回頭我也讓我家的混小子看看去,安秀妍那丫頭雖然不喜歡讀書,在機械自動化方面的鑽研深度,比我和老安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家那混小子整天吊兒郎當的玩遊戲,談女朋友,和一幫同學泡夜店,如何教導他,還真是頭疼,張五常先生的這篇文章正好可以讓這個混小子安心學業,至少別掛科。”
梁振生客氣的攔住了範建德,只是讓宋太平一人進入總裁辦公室,並告知範建德先行回去,由他來送宋太平回去。
(本章完)
喜歡商界巔峰請大家收藏:()商界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