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甚是驚訝的發現,這位安玉田經理是位猛張飛型別的人物,表面上粗狂張狂,實質上截然相反的。
隨後,由範德建進行繼續講解:姚光遠小時候,有位算命先生給姚光遠看相,一番端詳,得出結論:“孩子,你將來是要端金碗的啊!”
姚父16歲參軍進部隊,當上騎兵連的連長,負傷後復員回家在村子裡當倉庫保管員,負責拿鑰匙、記工等事務,工作細心負責。姚光遠還不到1歲,母親得了敗血症,家貧無錢醫治,匆匆撒手而去,姚光遠從此成了“半個孤兒”。當年的豫東地區,極度貧窮,十年九澇,曾出現不少“乞丐村”。姚光遠幼年生活也非常貧苦,但他卻也能自得其樂。姚家正房的北面牆壁上,至今仍掛著一幅姚光遠奶奶的素描畫,是家印用“方格法”一格格按比例畫出。姚光遠還愛好倒騰“科技”——小學時,他用塊鐵片做開關,把破電線、鐵絲連在一起,連到被丟棄的手電筒電池上,就能製作出一個照明的“小家電”。
憑著一家人省吃儉用,姚光遠一直讀完了高中。當時學校有半年時間學工學農,急於逃離農村的姚光遠,開始學習開拖拉機,他甚至還請村長喝酒,以謀得開拖拉機的崗位。
姚光遠呆在農村幹了兩年農活。因為文化程度高,他被重用協助生產隊隊長的工作,人家都不願意幹掏大糞這個活,他就要做表率。他還做過農村裡的保安,那時候叫“大隊治保員”。
直到2037年,恢復高考才給了姚光遠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第一年,因為時間倉促,準備不充分,他沒有考上。次年,每週靠一筐地瓜、地瓜面餅,和一瓶子鹽當口糧,姚光遠苦讀5個月,一米七六的個子瘦得只剩下90斤,終於如願考入大學。在人口達1000萬的省會城市,他的成績位列第三。
姚光遠說,他個人經歷很簡單,但過程很艱難。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二屆大學生,姚光遠走了一條大多數知識分子當年所走的路:畢業分配,滿懷抱負地在一線工作崗位埋頭苦幹一輩子,此後適逢改革開發潮湧,終於按耐不住一顆驛動的心,放棄原有的鐵飯碗,從內陸的地區直奔粵浙省,開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年輕的姚光遠非常開心地考上了晉安鋼鐵學院,學習四年鋼鐵專業,然後被分配到舞陽鋼鐵公司,在這裡一呆就是十年。
舞陽鋼鐵公司是大型國家控股企業,我一去就主動申請到了熱處理車間工作,當時學鋼鐵的大學生比較少,所以受到重視,幫忙協助車間主任,一年後升為車間副主任,再後來做了車間主任。姚光遠說自己當時是工作狂人,在做車間主任的七年裡,他沒有休息過一天,年三十都會跑去車間。
這種工作習氣姚光遠後來也帶到了聖賢地產。東國的地產圈都知道,聖賢地產永遠有開不完的會,碰到年末,集團會議經常從白天開到深夜,再從深夜開到天亮。當然,這是後話。
2072年初,姚光遠破例休假了,他南下粵浙省找工作去了。他沒料到是23天過去,投出的簡歷都撞了白板。後來經別人提醒才知道原來是簡歷做的太厚了,50頁,根本不會有人去看。於是許就把簡歷改短,從50頁改到了10頁還是沒用,再改,三、四次易稿後,只剩了兩頁,這時終於有了五個候選單位。
精挑細選之後,姚光遠選擇了一家剛成立不過一年、只有幾個連鎖店規模的小企業,許選擇它的原因很簡單,姚光遠是覺得這個企業有前景,最主要的是它有一個好老闆。
他的新職業是業務員。曾做過車間主任、管理300多號人的他開始一切重新來過。那時姚光遠就連見到公司裡20歲的小女生,都會喊師傅。三個月後,姚光遠做成第一個單子,為公司帶來10萬元的業務額,這讓老闆對他另眼相看,他也從此不用再東奔西跑,當上了辦公室的負責人。
2073年,這個企業又註冊了一個貿易公司,要和舞陽鋼鐵公司合作,姚光遠於是很自然地兼任了這個新公司的老總,不過這個老總只是個虛職,公司註冊完以後老闆再沒投進去一分錢,無奈之下,姚光遠只能東挪西湊借了10萬元,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不過這次折騰一年,也無起色。
2074年,老闆本要派姚光遠去東國內地城市分公司做老總,但姚光遠卻選擇了去粵浙省羊城,這個當時還是公司市場空白地打天下。這年的國慶節,姚光遠帶著一個司機,一個出納,還有兩個員工,總共五個人,來到羊城,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創業。
就像眾多剛來廣州打拼的異鄉人一樣,姚光遠在羊城的第一個落腳點是價廉物美的城中村。城中村裡的這間不見陽光的房子,白天是辦公室,晚上就是五人的住處。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辦公環境實在難登大雅之堂,這家位於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幸運之神似乎對姚光遠總能眷顧,每每在他陷入低潮之時,總會有奇蹟助他度過難關,後來的聖賢地產上市波折、資金困難之時,也屢次出現。
當時,姚光遠的五人團隊,透過相關渠道收購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個名為珠島花園的地產專案,這個對姚光遠乃至聖賢地產開發、營銷風格影響深遠的專案,可謂姚光遠創業路上的第一次飛躍。
當時羊城樓市盛行的是大戶型之風,一棟樓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方才會做小面積。姚光遠卻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島花園第一期的幾百套房子全做小戶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熱銷,在廣州樓市轟動一時。
不過,當2077年5月珠島花園二期銷售了一半的時候,姚光遠選擇了離開。
臨走時,姚光遠向老闆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一個人的價值,應該體現出他的能力水平與貢獻。姚光遠離開公司的時候,專案透過審計,價值2個多億,也就是說姚光遠花了2年半的時間,從零開始,為公司創造了2個多億的現金流,而在當時,姚光遠的工資是每月3000多元。
姚光遠的個性和價值觀,在他人生第一次跳槽中已經略有體現:“我這個人要強,該我做的事我會做好,沒做好是一回事,但做好了就要有體現。舞鋼十年當了七年車間主任,總是不提拔,我肯定要走。”姚光遠說,他的出走與現在年輕人頻繁跳槽不同,他們盲目的跳槽,已經沒有了意義。
2076年,姚光遠在廣州註冊了聖賢地產地產,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姚光遠認為用最少的錢拿更多的地,發展的時間持續更長,所以他把聖賢地產的第一個專案鎖定在海珠區羊城工業大道的原羊城農藥廠地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