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計,退兵制兵。
鬼谷子曰:“有退兵之術,有制兵之法,入軍不被甲兵。”
只因心常清靜,施德行善,雖隻身而入,主帥親其賢軍,住卒親其德,敬畏之不暇,豈有加害者乎?有生死之機,動靜之際,有出入之竅,制之者,無處不是生我之門;縱之者,無處不是死我之地;其所出入內外,全無死地。譬如,陸行不遇兇虎,此正是無死地之驗也。非有遠獸之法,非有禁獸之術,不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五十三計,大賢無敵。
鬼谷子曰:“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
賢能之士,能詳盡審視地理環境,上能精通天文天象,能夠隨著四季的變化,役使天下之物。
第五十四計,攻國攻敵。
鬼谷子曰:“制人者握權也。”
在鬼谷子看來,在攻打敵國時,還要向敵國之容納發起進攻。
第五十五計,兩力均衡。
鬼谷子曰:“少則可以得眾,故積不足可以為有餘。”
世上萬物,既對立又同一。
第五十六計,以隱為顯。
鬼谷子曰:“用人之道,用之必隱,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之,此謀之大本也。”
聰明之士,往往不會到處張揚自己的長處,而是處處讓人。
第五十七計,伏間制勝。
鬼谷子曰:“熊之捕擊,必先伏而後動,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伏意以視間。”
聰明之士,不僅善於在戰場上用兵,而且善於用埋伏下的人員去爭取勝利。
第五十八計,矯枉過正。
鬼谷子曰:“聖人見萌芽覷隙,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
一個聰慧之士,一旦國家政治出現了危機時,他就要用國法來挽救,如果情況特別危險,他就必須用嚴酷的刑法來處理紛變的人事。
第五十九計,強而避之。
鬼谷子曰:“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
賢明之士應該對強弱之分有一個清楚的瞭解,懂得避強就弱。
第六十計,誘敵之誘。
鬼谷子曰:“聖人所誘,愚智之事皆不疑。”
聖人誘愚,則閉藏之,誘智,則撥之以情。
第六十一計,間接觀察。
鬼谷子曰:“審定有無,以其實虛,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
想考察一個人的虛實,我們往往從他平時流露出來的嗜好和性情去判斷。
第六十二計,養虎為患。
鬼谷子曰:“故勝者鬥其攻勢,苟進而不知退,弱者聞衷其負,見其傷,則強大力倍,死而是也。”
勝利者如果為了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只知道炫耀自己的成功,頭腦,只知道炫耀自己的成功,而不懂得繼續追擊敵人,則一定會給自己帶來禍害,弱小者與一旦從打擊中清醒過來,發奮圖強,他的力量就得到空前的壯大。
第六十三計,主觀大害。
鬼谷子曰:“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為謀也。”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來,似乎辦的很順利,而實際卻恰恰相反,這就要求賢達之士避免犯“主觀大害”的錯誤,深入生活,調查研究,瞭解真情,否則,只從主觀意願出發,必然害人害己。
第六十四計,欲將取之。
鬼谷子曰:“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