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升級,做父親

但不要隨意“控制”和“評判”,

淹沒了孩子自我生長的渴望。

遊樂場裡氣墊搭成的架子上,

一個三四歲的女孩正在十分費勁地往上爬,

剛爬一點,就掉下來了,

因為一直爬不上去,急得直跺腳。

不一會兒,媽媽衝過來,

“別爬了,這裡太危險,你爬不上去的”。

“不要,我要爬。”

孩子倔強地反對著,

眼睛裡閃爍著堅持的勇氣。

“不行不行,我們到別的地方玩。”

說完,強行拉走了孩子。

過了一會兒,

我們又在玩沙的地方遇見了這個孩子。

我家娃正把自己的身體埋在沙堆裡玩得很開心。

小姑娘看到了,也要這麼玩。

“不行不行,把衣服弄髒了。”

她只好帶著羨慕的眼神離開了沙堆。

其實,經常可以在公共場合見到這種場景。

孩子想自己去碰碰身邊的

玻璃杯、有刺的花、插座,

甚至是蹦跳得稍微高一點,

就有隨身的大人來阻止。

每到這個時候,

雖然我理解父母是擔心孩子的安全,

但同時能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因為不被信任,

沒有達成所想而產生的苦惱情緒。

我們這一代人,在幼年時,

在把作業做完之後可以跟小夥伴一起自由玩耍。

我們打過水仗,下過河游泳,

抓過螃蟹,抓過魚,甚至還鑽過山洞,

在野外烤過紅薯土豆,很自然很生態。

所以童年對於我們而言,

是彩色的、豐富的、自由的。

而現在的孩子,享受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裕,

卻陷入了極度的不自由中。

孩子磕了碰了,往往就會爆發家庭大戰。

孩子之間發生衝撞,也很容易引起糾紛……

所以,對於年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