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不容易餓死,但貧富差距卻在不斷增大。社會上仍然存在著明顯的階層,不管是來自經濟、教育,還是衣食住行。
分級制度在飛機的座席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我年輕的時候也只知道經濟艙,只從經濟艙的入口登過機。有時經濟艙的座位比較靠前,只有從隔簾的縫隙裡才能略略窺見商務艙的情形。
不過我開始乘坐商務艙以後,因為要從飛機的前方入口登機,所以只有穿過前面的頭等艙才能抵達商務艙的位置。這麼一來我就見識到了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更高階的世界。於是,我開始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坐坐頭等艙。
一輩子只乘坐經濟艙的人絕對沒機會見識到頭等艙的座位,但只要乘坐一次商務艙,哪怕不情願也會親眼看到頭等艙的世界。
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樣,不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就無法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我31歲那年獲得直木獎之後,生平第一次乘坐了頭等艙。由於實在是太舒適了,我暗下決心:今後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乘坐頭等艙,這就是我的生活態度!
年輕時把今後一定要坐頭等艙的決心當作一種野心,並非什麼壞事。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愛慕虛榮的表現,但年輕的時候虛榮一點兒、逞強一點兒,於自身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吧。
比如說,當你決定親自踏上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去感受一次的時候,或者到阿姆斯特丹的美術館裡親眼欣賞維米爾的畫作的時候,希望去屋久島參拜繩文杉的時候,能不能立即行動就取決於你有沒有錢和時間,而這一問題又關係到你的生活方式。
總有一些這樣的言論,比如:人生不應該被金錢左右了、金錢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等等。然而從來也沒有一個人發掘出了真正意義上足以取代金錢的東西。
劇作家科策布有一句名言:“不以貧窮為恥。”所有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卻沒有任何人從內心認同這句話。當心身邊那些聲稱金錢罪大惡極的人,他們多半是在自我催眠。
那些成功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答案是他們始終銘記自己被賦予的時間是有限的。
二十幾歲的拼搏結果會反映到三十幾歲的人生,三十幾歲的努力和四十幾歲時的充實感是成正比的。
不會花錢的人,也不會賺到錢
既然金錢很重要,接下來就談談賺錢這個話題。
現在的年輕人似乎都傾向於攢錢。因為社會前景一片渺茫,所以他們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偶爾奢侈一下,去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對自己進行投資不也很有必要嗎?
吝嗇之人等待他們的是吝嗇的人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花費的金錢會最直接體現到聊天的趣味性上。就在前幾天,一位相熟的太太對我說:“男人都會很樂於跟林小姐一起聊天吧。連政治、經濟你都可以對談如流,又精通歌劇、歌舞伎和小說,還知道美酒、美食餐廳……”
聽到這話,我簡直要喜極而泣。我確實在美食和觀賞各種事物上花了很大一筆錢,所以現在覺得物有所值。
像這樣對自己的投資收穫了成果,成為聊天有趣的人之後,會有各色各樣的人聚集過來,你的交際圈就擴大了許多。
我就曾經只是因為被邀請去參加講談社編輯的婚禮,就有了當富士電視臺的形象代言人的機會。那名編輯大學時期的前輩是當時富士電視臺的一位宣傳部部長,他覺得我說話很有趣,就問我願不願意當形象代言人。
隨後也有人提起“請我當紅白歌會評審”的話,沒想到那年年底就真的讓我擔任了評審。
你離想要的生活,只差一個野心除了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豐富有趣,請你務必保持對生活的野心。擁有野心,不懈地努力,與閱讀很相似。開始讀一本書,你會發覺自己是多麼的無知,意識到不了解這個領域有多麼糟糕,今後還。人越是努力,翻開的書頁就越多。相反,完全不讀書的人連讀什麼好都不知道。
確定自己的人生想以什麼方式度過之後,就咬緊牙關去努力吧。
如果把野心比作登山,開始嘗試攀登的話,就能明白距離山頂是多麼遙遠。憑藉自己的力量拼命攀登到一個地方後,向下俯視美妙絕倫的風景,體會到滿足感和幸福感,之後你就會希望欣賞到更美的景色,獲得更大的滿足,從而為體味更多的幸福而不斷向上攀登。
要知道,人如果不是有意識地積極向上,憑藉機緣巧合是無法度過更充實的是人生的。哪怕一點點,試著朝向高於自身能力的目標去努力,你會發現可選之路增多了,人生也更為廣闊了。
(本章完)
喜歡商界巔峰請大家收藏:()商界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