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章 職場成長之路

分寸感重不重要呢?答案是三個字:很重要!

那職場新人怎麼掌握好呢?答案也是三個字:忘掉它。

忘記分寸,才能掌握分寸。

沒錯,職場上咋咋呼呼的,一看就是沒分寸感的新人,像你這種少年老成、一句話要斟酌老半天的,都不是到現在老闆跟前也沒說上三句話的失去存在感的人嗎?

《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初入江湖,六位師父教了一堆江湖規矩,其實就是怎麼才有分寸感。可小郭靖這麼乖的徒弟,還是一轉頭就忘了個乾乾淨淨。

頭一回見了黃容,兩個人點了一桌子菜,一出手就是一錠金子——小郭同志,炫富是很低的行為,你還有沒有一點分寸感了?

後來到了王府,看見人家家裡的點心,就往懷裡塞。知道你惦記著人,可人家是桃花島來的,這種破點心,不是存心噁心人家嗎——小郭同志,這分寸感不行啊。

要是考慮分寸感,郭靖早就被黃蓉甩到黃河裡了,真正有分寸感的新人,是楊康,是歐陽克。

當你問我“職場新人怎麼把握分寸感”時,你的潛臺詞是,我怎麼能在一天時間裡,把你們掉過的坑都繞過去?

對不起,要有秘訣,你以為我會寫文章免費告訴你?

沒有的。分寸感這個東西,沒有統一的標準,不是水在0度會結冰,也沒有計算公式,不是勾三股四弦五,都是你自己的習慣。

一個溝通高手的話術,在另一個溝通高手看來,都是廢話。因為氣質不同,因為習慣不同,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獨特分寸感。

在找到屬於你的分寸感之前,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忘掉這回事,大膽的去得罪人。

如何正確地“說錯話,辦錯事,得罪人”?

老王到朋友家去做客,看到客廳裡,朋友的兒子和兒媳的婚紗照,老王順口誇了一句話:

“這孩子,跟他爸一樣,真會挑人。”

這話分寸感怎麼樣,當然好,12個字,四個人都誇到了。

但這屬於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現實一點說,就算是“誇獎別人”這種最基本的社交功夫,都得從基本功做起,從誇一個人開始,在夸人中學會的夸人。

當老王還是小王的時候,他會誇過頭,讓人以為不是在夸人而是罵人;

然後意識到問題之後,他還會誇得不足,人家根本不知道他在夸人;

他還會不停調整姿勢,因為誇得語氣不對,就像嘲諷人,誇得部位不對,就像馬屁拍在馬腿上。

等小王混成了大王,誇任何一個人都不成問題之後,他還要學會在一群人面前不動聲色地誇大領導,既讓領導受用,又不讓群眾反感。

沒錯,夸人是有方法的後面會講到),但要真正掌握,還是要靠厚臉皮,要不停地犯錯誤。誇對一次的代價就是丟十次臉;每誇對十個人,你總會得罪一個人。

這才有了把夸人的分寸感把握在無形無聲無色之間,誇死人不償命的“誇神”老王。

回到他還是小王的那一天,他應該慶幸在職業生涯的第一天,就看到了這句話:掌握分寸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忘了分寸感。

我說了這麼多,大家忘記了嗎?

還沒忘?沒關係,下面我就告訴你怎麼忘……

忘記分寸感的第一個層次是“建立目標感”。

忘記“分寸感”其實是要做到“意思準確”和“情緒到位”兩個方面。

但“情緒到位”體現的是生活閱歷,需要的是人生的沉澱,所以,新人要忘記“分寸感”,重點要放在“意思準確”上。

這裡面又包含了兩個層次,我們一個一個地來看。

第一個層次就是“建立目標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還記得學騎腳踏車怎麼掌握平衡感嗎?

眼睛越盯著車頭,越晃得厲害。正確的姿勢大家都知道,要看著遠方,要注意目標,這就是讓你不要去刻意關注平衡感,平衡感自然就來了。

建立了目標感,你就忘了至少50的“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