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先行者論壇就崩潰了。
在上午十點,餘譁發出了自己的第一條帖子:“大家好,我是作家餘譁。”開始,先行者論壇的註冊人數就開始飆升。
截至中午十二點,先行者的註冊人數已經破千萬了。
李江河見證了這幫文學追星人的瘋狂。
在餘嘩的帖子下,已經有幾百萬留言了。
這些人也未必這就是他的書迷,但是這種群體性的狂歡很容易讓人激動起來。
這時候的文藝青年也相對多些。
小青年們沒有手遊可玩,沒有網劇可看,網文距離成熟也還有十萬八千里。
這種環境就把一部分無所事事的小青年轉化成了文學青年。
而正如老院長所想的那樣,帶著先鋒標籤的餘譁就是一個合格的文青細胞刺激器。
這時候餘譁發了自己的第二個帖子:“網友們對於《活著》怎麼看?”
《活著》寫了徐福貴一生的跌宕起伏。
無邊無際的痛苦,帶來一個又一個的死亡,最後只剩下富貴和老牛,依然“活著”。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華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而餘譁把這個詞語解釋的很好。
讚譽是大多數的,詆譭倒也是少不了的。
坐在電腦螢幕後邊的餘譁,點上一根菸,抽了一口。
他並是一個科班出身的作家,他曾經是一名牙醫,但他從牙醫轉行做作家的故事,卻是很讓人津津樂道:
“一天,餘譁在街上碰到了一位老同學,這位同學看著悠閒灑脫,於是餘譁很好奇,這位同學就解釋說自己在文化館工作,整天也沒什麼事做,基本上就是喝茶聊天。餘華接著問那怎麼才能到你們那去工作。他同學便說,繪畫、作曲、小說。”
餘譁說自己繪畫作曲都不行,但是一想,小說誰都能寫,於是就寫小說去了。
然後這一年,他就真進了文化館工作。
餘譁叼著煙,在鍵盤上敲擊著。
他覺得這麼徵集意見倒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足不出戶,也不用專門去書店籤售就能跟書友互動。
面對部分詆譭者,餘譁一笑了之。
當作家也是個要心態的活兒。
而餘嘩的親自回答,更是讓論壇內的氣氛達到高潮。
這時候李江河看見王崎發來這麼一句訊息:“我靠靠靠,江河,快去先行者論壇,餘譁,活著的餘譁,在那裡答疑!”
李江河摸摸下巴,回道:“看見了,先行者論壇的老闆真有本事,竟然能請動餘譁。”
“誰說不是呢”,王崎回了一條:“太牛了。”
李江河笑出了聲。
“三哥,笑什麼呢?”,王雲立感到很奇怪。
“沒什麼,就是開心”,李江河打字給王崎:“確實,他就是我的偶像。”
喜歡我的父母重生了請大家收藏:()我的父母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