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評價上來說,王文川的歷史評價一直到近代,都極差。
極差的意思是,幾乎可以與害死韓甫嶽將軍的、古今頂級奸臣秦會之相提並論。
比如,後人說王文川“**肆虐、流毒四海”;又比如,說他“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文川之罪也,其裂而不復合者,秦會之之罪也”。
又有人概括說:秦會之是“明進佞言悅昏君”,而王文川則是“暗以奸策惑英主”。
總結起來就是說,秦會之是個明明白白的大奸臣,明著蠱惑昏君做壞事;而王文川則是大奸似忠,表面上是個能臣,實際上卻暗中用很壞的計策來迷惑明君做壞事。
甚至將齊朝滅亡的原因,歸結到他們兩個人身上,認為這兩人一前一後,是齊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當然,到了近代,隨著人們對於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知識的瞭解加深,王文川的評價才有了反轉。
對於李鴻運來說,這是很基礎的歷史知識,他當然都是瞭解的,按理說沒什麼可震驚的。
但問題在於,年代對不上!
王文川死後過了十幾年,韓甫嶽將軍才出生;而韓甫嶽將軍死時,虞稼軒才兩歲。
也就是說,虞稼軒跟張任俠、王文川等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中間至少隔了上百年。
可是在“欲說還休”這個副本中,兩個人竟然變成了同時代的人。
以張任俠為參照物,此時的虞稼軒和張任俠都該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而王文川則應該是四十多歲,已經來到齊朝的權力核心,剛剛開始他的新政。
如此一來,李鴻運對於這個副本的預估,就完全變了。
原本他以為,這很可能是虞稼軒的個人副本,但現在看來,必然不是了。
想想倒是也合理,因為按照《暗沙》官方的說法,只有像盛太祖這樣對整個歷史階段影響極大的人,才會有單人專屬的大型副本。
其他的大型副本,基本上都是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共同構建的。
只不過之前都是同時期的歷史人物,而這次,副本中的情況相比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卻有了很大的變化。
結合進入這個副本之後的見聞,李鴻運不由得有了許多新的猜測。
“副本一進來,就是牛渚之戰,而通關副本的標準,是在趙彬甫這個關鍵人物失蹤的情況下,打贏牛渚之戰。
“那麼這個任務,多半得由虞稼軒來完成。
“但考慮到牛渚之戰中的金軍得到了史詩級加強,光靠虞稼軒一個人肯定是完不成的。
“得有一支有作戰力的軍隊,還得有足夠的糧餉。
“既然初始人物中有張任俠,考慮到王文川新政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那麼這肯定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
“明顯是一文一武兩條線。
“也就是說,能否打贏牛渚之戰,既要看扮演虞稼軒時的個人武力和戰略戰術,又要看王文川變法的結果?”
李鴻運一番分析,這才發現,這個副本到目前為止,才算是展開全貌。
跟他原本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只是他沒時間想更多了,因為他的視野中很快霧氣瀰漫,他感覺到自己即將在現實中醒來。
今天的遊戲時間結束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