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7章 最終章山河依舊、江湖依舊、人依舊

陵安。

皇帝陛下在朝會上提出要修建一座大楚英豪樓,在樓內要懸掛於大楚有功的江湖武夫,此事甚大,歷朝歷代都不曾有廟堂為江湖所做此類事情,因此一經提出,便讓整個朝野都震驚不已。

朝中大臣對此褒貶不已,有贊成之輩,說是那些大楚武夫為大楚在那場國戰之中所做貢獻不可磨滅,不能相忘,修建此樓,理所應當。而持反對意見者,便是說自古以來俠以武亂禁便成了廟堂最頭疼的事情之一,現如今大楚要開先河,為江湖正名,是大大得不妥。

兩方爭執不休,讓此事一再擱淺。

不過在某日朝會之時,雙方又提及此事,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學宗師斥責此事是胡鬧,這一次,滿朝大臣都忌憚這位儒學宗師的聲名不敢多說,反倒是有個御書臺的少府大人站出來大聲斥責這位儒學宗師,這位一直對朝會都冷眼旁觀的狀元郎破天荒的說了許多,從那場國戰說到國戰之前,反正表露的態度就是一個,此事可行,亦是必行。到了最後,蘇妄言指著那老傢伙的鼻子怒斥道:“此事放在大楚三年之前,宰輔大人尚未辭官之時,若是你這老兒多說一句,宰輔大人便能將你這傢伙直接貶出陵安,大楚江湖,何曾禍國?何曾擾亂社稷?國戰之時,他們死在軍陣之中,卻不曾有半句怨言,而你這塊老木頭呢,只怕躲在別處瑟瑟發抖而已!?”

一句話,蘇妄言便換了三個稱呼,便實在可知他有多怒不可遏。

朝臣們盡是盯著這個盡顯狂孺風采的年輕人,神色複雜。

還好最後那位皇帝陛下終於拍板,此樓可修。

遂命丹青妙手畫像懸於此樓。

最後朝臣一眾商議,提出多達五十六位江湖武夫可將畫像懸於此地。

這之中早已名動天下的有已故的天下用刀第一人晉南衣、道教祖庭終南山掌教薛道衝、北地劍聖辛白味、劍閣掌教餘留白、劍道宗師柳登科、以女子之姿現如今已經登臨第六境的柳青、死在青城山的帝師王越、為大楚死在北境的大魏人士湯槐安……

……

……

這五十六人之中,大多已故,就算是活著的,除去少數幾位仍在江湖上,大多已經不見蹤跡。

最後排列順序之時,關於誰的畫像排在第一,又產生了爭議。

是該讓那位劍開天門的劍仙葉長亭懸於最前頭,還是讓在北丈原斬殺北海王甘如,殺透一座北匈江湖,最後登上上京城城頭斬殺北匈國主的葉如晦排在第一。

最後有人一言而決。

葉如晦!

這位才是整個北境戰事最關鍵之人,若無他斬殺甘如,並且在大軍之中揚言要北上取北匈國主人頭,想來北匈大軍不會那麼容易便被大楚擊潰,甚至是攔不住他們南下也是有可能的。

怎麼看,位於第一,理所應當。

大楚英豪樓花費半年時間修建完畢,在靈運五年初春正式建成。

樓中五十六位畫像皆出於丹青妙手之手,栩栩如生。

特別是這最前頭的那兩幅畫像,更是宛如活人一般。

一身青衫,腰間仗劍的葉如晦風流意氣仍是無人可比,白衣持劍的葉長亭飄飄似仙。

世間武夫之後再言,提起劍仙兩字。

定然繞不開當年的南唐劍仙李青蓮,白衣劍仙葉長亭,以及葉如晦三人。

更何況後者,同出一門。

一門兩劍仙,在此之前,世間聞所未聞。

……

……

大楚英豪樓建成之後,到底還是引得不少陵安百姓前來一觀,眾人來到那葉如晦畫像前,都是嘖嘖稱奇,更有甚者,聽說過這年輕人當初所作所為的,都忍不住說起來,那模樣,就像親身經歷過一般。

黃昏時刻,人群散去。

有一襲青衣牽著個小女孩走進此樓,先是在那處柳青的畫像前站立片刻,後來才一一看去,最後走到畫像最前面。

盯著那副白衣劍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位現如今已經是天下四大宗門之一書院掌教的女子,神情複雜。

那小姑娘仰起頭,看著那兩幅畫像,好奇問道:“師父,那兩個是誰啊?”

那襲青衣平靜道:“近百年來最用劍最厲害的兩位劍道大宗師。”

小姑娘紮了連個羊角辮,怯生生問道:“那有多厲害?”

那襲青衣似乎聽到了一個不怎麼好回答的問題,她頓了很久,輕聲道:“厲害到全天下的人加在一起都打不過他們兩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