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閱兵(五千字大章不分了)

兵事萬變,如今的缺口,也就只有北方匈奴了!

千年以來,面對北方狄戎各族,秦國、三晉、燕國乃是主要的抵抗之力,緣由國祚不同,均各自為戰,匈奴打到秦國,秦國迎戰,打到三晉,三晉迎戰。

然而,自從秦國一舉滅掉義渠國之後,匈奴似乎也知曉秦國不好惹,是故,數十年來,多多侵擾趙國與燕國,長久侵擾之下,倒是為趙國留下李牧這一支十萬精兵。

東胡各族侵擾燕國,百年前,到還有燕昭王雄起,驅逐東胡千里之外,但近年來,燕國軍力孱弱,北方國土也逐漸被匈奴蠶食。

“莫不為了匈奴的南下侵擾,而將秦軍一支主力調往九原不成?如此,趙國北方壓力倒是減弱,但李牧十萬邊軍精銳,其人良將非然,如此,秦國豈非自找麻煩?”

廷尉王綰搖搖頭,既然國尉言語匈奴為要害,難道還要因為調遣一支主力大軍?

如今的秦國之內,可稱主力大軍的有兩支,一支是藍田大營王翦四十萬大軍,另一支則是關外大營蒙武的二十萬大軍。

匈奴控弦之士超越二十萬,非有關外大營北上,那麼,秦軍東出之力削弱,對於山東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這不是秦國希望看到的。

王綰之語而出,興樂宮之內,不由的陷入短暫寂靜,群臣相視一眼,一時間倒是沒有人出聲應對了。

“廷尉所語其實不無不可,只是,派遣一支主力大軍北上,未免看得起匈奴了。”

“如今大秦境內,主力兵將加上各大郡縣守備軍力,超越百萬,隨便抽調些許精銳,以合蒙恬九原大營與長城一線守備之軍。”

“形成一支二三十萬的強大軍力,輕而易舉。”

立於廳殿之內右側上首的周清拱手一禮,既然兵事要變,那麼,應對匈奴的騎兵,九原大營增兵便可,何須主力前往。

微微之言落下,一時間,繚繞於群臣耳邊,諸人相視一眼,略有所得,但若是涉及調遣兵力,那可就再次打亂緣由攻略山東六國的軍事部署了。

軍事部署而變,那麼,軍將人選、兵種抉擇、攻城器械、糧草輜重等等均有大變動,幾乎要推翻先前所有的兵事謀略了。

“武真侯雖言亦是有理。”

“但調遣兵力部署,牽扯甚大,王翦,藍田大營練兵如何?”

秦王政早已經從條案後起身,也是在思忖這個問題,匈奴之患,自己早晚要給予解決,但如今的重中之重乃是山東六國。

王弟所言有些道理,若是依從廷尉之言,調遣一支主力北上,明顯不可能,因為匈奴畢竟只算小患,若是從各軍抽調精銳,又將打亂原有部署。

腦海中翻滾秦國精銳,五年過去了,不知藍田大營的四十萬大軍,王翦練兵如何。

“自當有大王耀兵!”

王翦黑色重甲披身,出列拱手抱拳,深沉而到。

“好。”

“此事暫且擱置,待寡人從藍田大營歸來再行定下!”

如果藍田大營的四十萬軍力足夠精銳,抽調一二不無不可,如果王翦練兵一般,那麼,當從秦國內部各大郡縣,乃至隴西祖地抽調精銳。

“喏!”

王翦又是一禮,群臣頷首以對。

******

“護國學宮之事,桓齮今如何?”

一行浩浩蕩蕩的兩個千人黑龍騎兵隊伍行進,護持核心尊貴車駕,秦王政騎乘馬匹之上,看向身側的王弟,輕聲詢問著。

護國學宮如今已正式開啟一年多了,這幾日也正處於招收新的生員之時,雖有王弟定下的諸般章程,但秦王政還是有些不放心。

“護國學宮與中央學宮不同,經過一年的時間,諸般事物都已經形成條例,去年一年的時間,學宮之內一共淘汰了兩百一十一人。”

“但這兩百一十一人也為護國將來的發展奠下根基,學宮丞執掌招收生員事宜,自無大礙。”

學宮建立之初,諸般事物還需要周清拿主意、定條例,但一年過後,學宮內的諸人也都已經摸索出些許驚豔,招收那些生員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