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章 從長計議 嫁於農家

馮老財看到姐妹倆後,拿來五百塊大洋,嘻皮笑臉說了好多甜言蜜語,企圖讓她們去他家。姐妹倆一看,不加思索地說:“馮老爺太客氣了,我們非親非故,你的錢,我們哪能要啊!”

“你打聽打聽,我馮家在本地可是數一數二啊!我可憐你們,到我府上去住,山珍海味,綾羅綢緞,想吃什麼,有什麼;想穿什麼,有什麼;想回家去,送你們回家,路費我出。姑娘,把錢收下吧!走,去我家住!”

九秀想了想,推辭道:“老爺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可我們吃苦吃慣了,我們可受用不起。再說我們和大姨媽家沾親帶故,哪能去你家住啊!”

“老太太,這是你的親戚嗎?不是過路的嗎?”

“是的,是我東北姐姐家的女兒,多年沒見啊!”

馮老財一見姐妹倆執意不肯,咬咬嘴唇,狠狠心,說:“我再給你們一千塊大洋!老太太說句好話,讓她們答應吧。”

“我這個老太婆可作不了她們的主啊!”

姐妹倆搖搖頭,走出屋去,躲開了馮老財的糾纏。最後,馮老財一跺腳,咬牙切齒地叫道:“哼!真不識抬舉。”然後,走上前提起包袱,轉過身去,垂頭喪氣地走了。

趙大媽送走馮老財,關上大門,走進屋來,勸說道:“閨女,你們要是回家,在路上遇到這樣的地頭蛇,搶劫了你們,多危險啊!他說給你們這麼多大洋,真到了他家裡,他就會搶回去的!說送你們回家,這是哄騙人的。可別受了他的騙啊!”

姐妹二人思考著趙大媽的一番話,心頭一陣陣驚恐,頓時感到世道混亂,人性複雜啊!姐妹倆鼻子酸酸的,眼眶脹脹的,一汪淚水奪眶而出,痛哭道:“大媽,我們當了宮女,離家多年,想不到世道真亂,有家不能回啊!我們可怎麼辦啊?!”

趙大媽拉著姐妹倆的手,坐在炕頭上,微笑著,熱心地說:“閨女,大媽我一見到你們,就像見到自己的閨女一樣啊!大媽捨不得你們走啊!如今,立冬了,天也冷了,你們先在大媽家住下。等明年天暖和了,我讓大柱、二柱送你們回家去!”

趙大媽笑不攏嘴,巧舌如簧,熱心的話語滔滔不絕。六秀和九秀聽到這些溫暖的話語後,心裡熱乎乎的,眼前浮現了回家的影像,無比地安慰與快樂。

“我見到大媽就想起了媽,大媽像媽一樣親!”六秀望著趙大媽,思緒又回到了家鄉。

“是啊!我也想爹媽啊!大媽對我們這麼熱情,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感激她啊!”九秀看看六秀,望望趙大媽,心裡的思慮此起彼伏,深情地說著。

“哈哈……我們有緣份啊!你們姐妹倆就別客氣了。”

姐妹倆想想幾天來這家人的熱情與愛心,內心已深切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溫暖,更觸動了她們的精神與思想。這在多年的宮中生活中是從未有過的。

“九妹,我們先在大媽家住下,回家總會有機會的。你看,好嗎?”

“如今兵荒馬亂的,回家凶多吉少。我們還是作長遠打算吧,只能這樣了,那就給大媽家添麻煩了。”

“不麻煩,不礙事。”趙大媽笑逐顏開,連連說道。

凜冽的寒風吹在身上,徹骨冰冷,瑟瑟發抖。哦!冬天已經來到了。趙大媽見姐妹倆穿著單薄,就扯了幾尺花布,為她們做起了棉衣,還給她們納鞋底做棉鞋。她天天烙餅、燜米飯、擀麵條、包餃子……變著花樣讓姐妹倆吃好喝好。姐妹二人看在眼中,熱在心裡。又回憶起年少的時候,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的幸福時光。想起了母親劉氏半夜為姐妹們做衣服,父親蘇永生每天做可口的飯菜,二老慈祥的面容又浮現在眼前了。霎時之間,思念家鄉江南的濃郁而深厚之情又湧上心頭,鼻子一酸,眼淚又奪眶而出了。

“閨女,是不是又想家了?”趙大媽看到後,頓感心疼,望著她們,“放心吧!大媽說話算話,到時讓大柱、二柱送你們回家。”

“大媽,您對我們這麼好,我們好感動……”姐妹倆用手絹擦了擦淚水,望望趙大媽,看看這個農家小院,心裡安慰了許多。

大柱、二柱把她們當作妹妹,對待姐妹倆像親人一樣。擔桶挑水啦,磨盤磨面啦,這又髒又累的活兒不讓她們幹;寧願自己吃難以下嚥的棒子麵窩頭和貼餅,而讓她們吃可口的米飯和麵食。

使力氣的重活不用她們去幹,她們也只好幫助趙大媽做飯,洗衣服,曬晾衣被。

幾口人吃飯時,桌上放著饅頭和玉米麵窩頭。大柱、二柱卻拿過窩頭,咬了幾口,咀嚼了一會兒,憋紅了臉,使勁嚥了下去。姐妹二人連忙拿過饅頭,說:“哥哥,吃饅頭吧!”

“不,吃窩頭吃慣了,你們吃饅頭。”

“你們不吃饅頭,我們也不吃。”說著,姐妹倆去拿窩頭。

“怕你們吃不下去的。”

姐妹二人啃了一口,感到嘴裡粗糙難受,如同吃草,卡在口中,嚥了半天,才嚥下去,嗓子還真不好受。大柱、二柱卻奪過她們手中的窩頭,把饅頭遞給她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們只好接過饅頭,吃了一口,感到香噴噴的,口中十分潤爽,甜絲絲的,嚥下去,也十分舒服。姐妹二人看在眼中,暖在心間。

幾聲鞭炮響起,春節又快來到了。趙大媽又扯了幾尺布料,為六秀和九秀做新衣。姐妹二人心中一驚,感到溫暖如春,頓時,又想起年少時母親劉氏為姐妹們做新衣的往事,又想起在故鄉過年時的一幕幕難忘的情景。

趙大媽裁剪著花布,姐妹倆拿出針線,她們一邊做衣服,一邊說著話。聊聊當地的風俗,姐妹倆知曉了許多,感受到本地與故鄉的眾多不同。

“剛一來不習慣吧?”

“嗯,入鄉隨俗吧。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閨女,我這兩個傻小子也不會甜言蜜語,可人老老實實,仁義厚道,你們看他倆怎麼樣?”

“兩個哥哥真好,幹活總搶著幹,吃飯老讓著我,讓我們先吃米飯、麵食。”

”大媽我有話直說啦,你們嫁給我這兩個兒子,好吧?咱們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六秀和九秀羞答答的,微微一笑,心裡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