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5章 榜上有名

逃荒的人數眾多,小小吳家村安置不下。在吳堂春的倡議下,一部分人分到了鄰村,也有一部分去了騰衝縣城。人們都知道,怒江橋一炸,想過怒江短時間內不可能。中日在交戰,有誰去修這橋呢!沒人,只能是讓它斷著,所以綿綿時期的等待,不如另尋他路。如此一來,逃荒的人們開始各奔東西。

同強和成林海沒有走,以及十幾個遠征軍的老兵也沒有走。一方面原因,他們認同強這個長官,既然是一個性質的國軍,跟著領導總比沒頭的好。另一方面,他們也看出了,吳凡宇這年輕人不凡,一個人能幹掉那麼多鬼子,肯定有本事,跟著他也會有安全感。現在吃飯放到第二位,安全才是第一位。既然怒江東岸被日本人佔了,到處都有掃蕩的日軍,孤身前往,沒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碰上。他們都是當兵的人,見了日軍必然沒好果子吃,不如就隱在吳家村,等候時機在過江。

所以,這些人一住下來,吃飯睡覺都成了問題。

同強和成林海住到了吳凡宇家,其他一些人被分到各家各戶。

臨入住前,同強特意把這些人集合到一塊進行了紀律教育。對於這些國民黨兵有什麼德行,同強心裡很清楚,雖然好人多,但也不乏爛魚爛蝦。村裡有年輕姑娘、年輕小媳婦,他真怕這些兵會幹出些傷風敗俗的事情出來,那時,他們就無法在這村子繼續住下去。

吳凡宇也非常懂這個理。如果是一支完整的正規部隊,有上下級約束著,興許紀律性會好一些,可現在,他們就是無組織無紀行的散兵遊勇,如果沒了管束,沒了監督,他們真的什麼事都敢做。所以,在同強講明紀律後,他還是不放心,特意把石頭和柱子、栓子幾人叫到一起,組成一支糾察隊,專門在村裡巡邏,維護這裡的治安。

石頭大名吳霄,與吳凡宇是本家,兩人同輩。柱子是第二大戶王姓的人,叫王志生,與吳凡宇是發小。拴子叫劉二栓,袓輩都是獵戶,一家人靠打獵為生。

三人與吳凡宇算是鐵哥們。四人組成了一個小團體,按過去說法就是拜把子兄弟。也不是因為吳凡宇年紀比他們大,只因家境比幾人過的好,吃吃喝喝方便,所以,自然而然吳凡宇便成了他們的老大。沒人不聽吳凡宇的話,說幹啥就幹啥。

如今,吳凡宇拿回來這麼多槍,還有之前在村裡繳獲的,村裡人早就對吳凡宇佩服的不得了,以前還怕跟著吳凡宇瞎跑會惹事,現在,他們家裡人也認為跟著吳凡宇沒虧吃。

現在,村民們還認識不到,吳凡宇殺了這麼多日本鬼子後會有什麼後果,如果知道鬼子在懸賞他,估計每個家庭都得掂量掂量跟著吳凡宇會有什麼樣的危險。

現在,吳凡宇有人又有槍,可以說在村裡是說一不二,甚至,他的地位在這幾天當中已經猛超他老爸吳堂春。吳堂春是個財主不假,但在對待鬼子搶掠村子這事上,真不如吳凡宇,如果沒有他,村子還這麼安定嗎!村子還能這麼消停嗎!早不知被日本鬼子給折騰成了什麼樣子。

總之,有吳凡宇在的吳家村,這裡便暫時成了可靠的安全之所。

吳凡宇把繳獲來的槍給石頭幾人每人發一支,不過僅限於村裡會用槍的年輕人。

吳家村不僅有了巡邏隊,還在村口處放了哨兵,這也是為了防止鬼子偷襲。村裡人不知有什麼後果,可吳凡宇知道,同強知道。

同強要求放哨由國民黨士兵來擔當,但吳凡宇說,這些遠征軍士兵能活著回來不容易,而且他們來到吳家村,那就是客,得讓客人好好休息。安全保衛的責任暫時由村裡年輕人擔起來,至於以後怎麼辦,再看事情發展。

同強拗不過吳凡宇,便由著他來,也想借此看看吳凡宇到底有多大能耐。

排兵佈陣,吳凡宇不會,可吳和平會啊!而且會的還不是一點半點,但同強不知道,他怎麼會想到還有穿越這一說呢!

怎麼知道吳凡宇的本事都是吳和平在操作。

吳凡宇把任務分派完後,也想看看吳家村的山野,於是走出大院外,藉著天上的淡淡月光開始賞識這裡的山景。

吳和平自從參軍後,從來沒這麼靜地看過山村的景色。他從小生長在城市裡,喧囂的聲音和環境伴著他從小到大,幾乎一刻沒停頓過。到了部隊後,雖說野外的機會不少,但那都是訓練,哪有機會讓你靜坐,仔細想一想心事,尋覓一番來生,思索下人生問題。每天,除了訓練還是訓練,訓練好了接著便是實戰,腦子裡裝的幾乎全是軍人責任和戰事,真就沒想過人生意義是什麼。

今天不同了,安排完眼前的事,他真的應該好好思索一番,思索一下自己怎麼會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而且還是發生過的抗戰歷史,又不偏不倚,一上來就跟日本人幹了好幾場,難道說,這是冥冥之中,上天有什麼安排。

但一想又不對,他是新中國的軍人,又是黨員,地地道道的唯物論者,怎麼會相信迷信呢!既然不相信迷信,那自己為什麼到了這,還能不能回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