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最早起源於明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其中有“變化青臉”的記載。只是那時變臉的方法,是演員下臺化妝後再登場,“變”法單一,技巧性也不很強。
隨著戲曲的發展,川劇將變臉玩出了花樣,變臉也不僅限與改變臉的顏色。
拿《肖方殺船》來說,水賊肖方,聞船到無情渡,殺夫奪妻的陰謀即成。演員風車一轉,將自己的臉變化成黑臉,這樣一來,離得遠的觀眾們即使看不見演員的表情,也知道肖方此時要爆起行兇殺人了。
再拿《紅梅記·放裴》來說,裡面的裴生,聽說聞賈似道派出的刺客即將到達自己身邊,驚訝萬分。演員為了表現出這種驚訝,便用“拭暴眼”的方法,將兩個眼圈加粗加深,表達出了人物的驚駭狀態。
許多人以為變臉其實就是用特殊手法更換演員臉上的面具,這其實是有誤解的。真正的變臉,更像是一門化妝術。透過拭、揉、抹、吹、畫、戴、憋、扯這八種手段快速更改臉上的妝容。
變臉可以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而江流已經有了請仙術,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肌肉來表現情感。變臉的這功能,對江流沒用。
但“變臉法”,不止是表現人的情感。“變臉法”與變臉類似,應該是脫胎於變臉的絕技。使用變臉法,更改面部妝容,可以達到“易容術”的效果。
化個妝,能改變人的外貌嗎?答案是“當然可以”。不信?你讓你那剛認識的相親物件卸了妝,你還能認出來她嗎?
當然,變臉法畢竟不是真的易容術,傳說中的易容術或者人皮面具,可以隨心改變使用者的相貌,想變金城武就變金城武,想變寶強就變寶強。
而江流所獲得的“變臉法”,能變的臉有限。
在一張白紙上畫個人頭像,有無窮盡的畫法,畫家想畫誰就畫誰。這是易容術。
在一張已經畫過臉型、五官的紙上,依據已有的臉部作畫,畫家的創造空間有限,畫不出幾張不同面孔。這就是“變臉法”。
江流模擬了下,自己這張臉,可以畫出三種不同的面容。這三個面容,好似三個不同的人,沒人能看出他們其實都是江流。
如果使用“變臉法”,再加上江流本來的面容,那江流也就有了四種不一樣臉。
“這麼說來,我相當於多了三個馬甲?”
江流心中這樣想,忽然一喜,說:“這樣一來,我要是使用化妝的臉,偷看黃小姐洗澡,再被發現也不用怕了。”
哎,呸呸,沒志氣。
江流趕緊給了自己一巴掌,隨後想起,無論是壁虎爬牆,還是祝由術,亦或是剛剛獲得的變臉法,都似乎是作奸犯科的神技啊!
絕技不分好壞,用者區別善惡。
這些絕技,雖然都可以用於犯罪,但人才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存在,絕技是死物,必須依靠人才能產生作用。一個人如果是好人,那麼他即使掌握了再邪惡的絕技,依然不會用絕技去作惡。
而江流身為一個上了六年小學拿了十二個“三好學生”獎狀的好青年,也有自信利用好這些絕技。
喜歡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天津衛當埋屍匠的那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