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的事,早早就超過了妻子這個身份所應該做的事。
可他呢?
卻從來都沒有關心過她。
他只照著傳統婚姻,男主外女主內,按部就班地進行婚姻。
從沒有用過心,看到她的付出和想法。
她所求的是兩同心。
想要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共扶持白頭。
想要的是以愛為基礎的婚姻。
他所求的是務實。
他在前朝打拼,給她安穩日子,她做個後宅婦,安分守己就行。
想要的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婚姻。
這就是兩個人之間存在著的問題。
也是為什麼藺照雪改了脾氣,兩個人最終還是會鬧掰的原因。
藺照雪改了,但李燕庸,自始至終都沒有改過。
婚姻向來不只是女人去妥協,而是兩個人都得改。
李燕庸突然發現,藺照雪所求的以愛為基礎的婚姻,李總恆恰好就有。
他想起了藺照雪和李總恆在宴席上的恬淡溫馨,勝蜜糖甜,李總恆體諒她。
又想起相同的場景,藺照雪在他面前,卻只有爭吵,不被理解的苦悶。
甚至糾纏多年,最後只能無奈給他留下的一句話:
我可能不適合婚姻吧。
她到了最後,說自己不適合婚姻,也不願意說是他的錯。
他到了最後,剩下的,只有對她是否婚外情的懷疑。
直到李燕庸翻到了最後一封信。
這封信,是箱子裡面最嶄新的一封,是時間距離最短的。
時間在五年前,也就是藺照雪死前,勉強還能提起筆的時候。
她寫下的最後一封絕筆信。
李燕庸讀完了這封絕筆信。
卻發現了一件不對勁的事。
又要再看一遍。
到了最後,他幾乎把每個字都嚼爛了。
緊緊攥著信紙的手,遽然鬆了力氣。
不是丁煥花救下的他嗎?
這封信講述的事,是他和藺照雪因為丁煥花的事,正在冷戰的時候。
而藺照雪不想冷戰了,所以主動去尋了李燕庸,想要主動破冰。
是她,撞上了他被陷害,被打暈在了桌角下,被火災困住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