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雛菊》
人人都說她嫁了一個好丈夫。
丈夫畢業於名牌大學,工作體面,為人和善,浪漫,懂情調,下班之後總是會帶回家一束花,大小節日從不忘記給她準備驚喜。
她媽媽常常唸叨的一句話就是知足常樂,家庭美滿就是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閨蜜常常揶揄她怎麼嫁得這麼好,當年是不是給她老公下迷魂藥了,才讓他愛她愛得這麼死去活來。
她不置可否地點點頭,不說一句話,因為她知道,說出來也沒有人聽的。
她和丈夫是在大學社團裡認識的。丈夫比他大一歲,為人體貼,很注重她的感受。
認識的第二個月,她答應了丈夫熱烈的追求,兩人很快談起了戀愛。
她的家庭說好不好,說壞不壞。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有個和她差幾分鐘出生的弟弟,稍微有點重男輕女,但對她來說都不是大事,最多從小到大要多讓著弟弟一點罷了。
她把丈夫帶回家那天,母親顯得很高興。
那天是中秋節,圓月整晚都掛在天穹,桂影斑駁,映在紅磚上輕輕搖晃。甜膩的香氣包裹了曲折的小路,到家的時候兩人都沾了一身的香氣。
母親興奮地拉著丈夫問東問西。帶丈夫回家前她特意給母親強調過不要問丈夫為什麼中秋節不回家之類的話,因為她知道丈夫從小父母離異,心思敏感得嚇人,尤其是對於家庭方面。
母親很識趣地什麼也沒提,只是拉著他問以後就業目標是什麼,打算多久結婚啊之類的問題。
母親知道他成績優異,就讀於名牌大學,很希望她能和他早點確定下來,這樣心裡才能有個底。
母親開玩笑一樣開口,說以後你們鬧矛盾了就來找我,別理她,她從小就犟,不聽話我和她爸都是直接伸手打的。
弟弟正在試穿丈夫給他帶來的鞋,頭也不回地應和道,我姐是這樣的,從小到大被慣壞了,姐夫你多管管她啊。
她皺起眉頭。心裡不太舒服,但是沒有多說什麼。畢竟闔家團圓的日子鬧得大家不歡而散並不是她的本意。
吃飯的時候丈夫舉起杯子敬酒,母親趕忙拿著杯子和他碰杯。丈夫的臉倒映在杯子裡,隨著酒水的晃動不斷變形,然後變成了她不熟悉的什麼東西,她覺得有點像怪物。
母親的聲音很大地響了起來:以後我家小雨就交給你了啊,小夥子真不錯,阿姨很滿意!
丈夫爽朗地笑起來,說那肯定的,我會對她好的。
她伸著筷子去夾紅燒肉。冒著油的紅燒肉,這明明是她最愛吃的食物。但是她看清燈光照耀下肉塊上面泛著的油光,忽然很想吐。
母親的話恰好傳進她的耳朵裡,她古怪地感到不舒服,她總覺得母親要把她賣掉了。她是最不值錢的一件貨物,母親恨不得早早脫手,巧舌如簧地說服買家。
而丈夫就是接貨的人,嘴裡奉承著誇獎,許下一些沒有邊際的承諾,說我一定會好好對待這件貨物的。
她很想吐,然後沖去了洗手間。
丈夫緊跟著跑進來,很關切地給她遞水遞紙,問她怎麼了。
一切都顯得那麼正常,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能,只能說可能是紅燒肉吃多了。
丈夫寵溺又帶著點無奈的聲音從她背後傳來: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啊,會傷胃。
眼淚全汪在眼眶裡,她低頭看馬桶裡的穢物,詭異的顏色佔滿她的視線,又被眼淚模糊得只剩一團黃白混雜的色塊。
盈滿則虧,過猶不及。
她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她恍惚著想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喜歡吃紅燒肉呢,她明明一點也不喜歡油膩的食物。
想了半天她終於知道了,小時候父母每次都只讓她吃兩塊紅燒肉。不準多夾,因為剩下的都是弟弟的。
所以長大後她一直很喜歡吃紅燒肉,好像這樣就能就能補足父母童年時對她的虧欠。以至於她常常忽略了,自己好像早就不喜歡吃紅燒肉了。
母親對丈夫很滿意,用她的說法就是這個小夥子以後肯定能賺大錢。但是母親甚至都沒問一句丈夫平時對她怎麼樣之類的話,就草率地下了“他們很合適”的結論,讓她有點難過。
但她什麼都沒說。因為她知道說了也沒用,她過去二十幾年的人生早就替她驗證了這一點。
見過家長以後,她和丈夫的事水到渠成,兩人很快就談婚論嫁了。
兩人從戀愛到結婚,只用了兩年。
她一直是個很慎重的人,將自己的人生託付到另一個人手上讓她感到恐懼,所以她想多觀察幾年,看看丈夫是不是適宜結婚的人選。
兩年對她來說其實太短了,但是母親不停地催促,讓她不要猶豫了,早點定下來早點安心。
她猶豫著和丈夫商量了婚事。
她知道人是很會偽裝的動物,一兩年對她好好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她值得託付終身的物件。很多細節仍然需要兩人不斷磨合,矛盾和沖突一定會在婚後不甘示弱地湧現出來,她沒有十成的把握能解決掉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