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441章 新貫口,驚四方

何向東看著薛果語氣放緩:“後來常遇春投靠朱元璋,這寶貝就落在了朱元璋手裡。”

“哦。”薛果也應了一聲。

一個優秀的相聲演員是一定能帶著觀眾的情緒走的,前面何向東在說貫口的時候語速和節奏都非常快,而且他說的是故事,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堆亂七八糟的文字堆砌。

所以觀眾都是很認真聽他在說些什麼的,何向東也就能很輕易調動起觀眾的情緒了,剛剛這一段兒貫口說下來,觀眾心中繃緊了的那根弦隨著何向東和薛果這一句對話稍稍有點鬆了下來,何向東下面的貫口卻又要出來了。

所以一個好的相聲演員必然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他會進行事先的心理設計,讓觀眾什麼地方笑,什麼地方緊張,什麼地方緩一下,什麼地方再笑。

觀眾的所有情緒反應都早就在演員的預料之中了,越出色的演員這方面就做的越到位,無疑,何向東就是深諳此道的高手。

何向東讓觀眾情緒略微一緩,接下來的貫口順勢就出來了:“到後來朱元璋揭竿起義,推到大元,建立大明,留下祖訓這寶貝要代代相傳。傳到了末帝思宗朱由檢手上,也就是崇禎皇帝,崇禎帝有道無福,在位十八年,旱九年澇九年。普天之下,哀鴻遍野。逼反了大西王張獻忠,闖王李自成,起義大軍直抵京華。”

“大太監曹化淳開彰儀門獻降。崇禎帝擂鼓撞鐘,文官不見,武將不朝,身邊只剩下秉筆大太監王承恩。君臣二人,跌跌撞撞來到了煤山之上。崇禎帝,嗑破中指,寫下血書‘曉諭李闖,進城之後,朝中文武刀刀斬盡,個個殺絕,休要驚動我城中百姓。’寫罷之後,披發跣足,自縊於涼亭之上,旁邊大太監王承恩,自縊於歪脖樹上。”

“好……”觀眾又開始大聲叫好了。

說貫口最怕的就是讓觀眾替你受累,觀眾要是覺得臺上演員說貫口說的面孔脖子粗的,隨時有可能累死,那這段貫口就完了,鐵定是一段不成功的貫口。

而何向東則不一樣,他氣力十足,又練了口技門的迴圈呼吸法,肺氣充沛,還可以邊用氣邊存氣,所以他說起貫口來氣力綿綿不絕,遊刃有餘。

而且他還練過蠟頭功,這也是口技門的基本功,現在表演口技都是要用到話筒和音響的,單靠肉嗓子可沒法在大型舞臺上演出。

但是用音響的時候嘴裡的氣會撞擊在話筒之上,這樣會産生雜音,從而會影響到演出效果。

所以蠟頭功的作用就出來了,點一根蠟燭放在嘴邊一寸遠,口技學鳥鳴,嘴裡出來的氣要輕要柔,不能把蠟燭弄滅了,這叫蠟頭功。

何向東是從小練到大的,一法通萬法通,他現在雖然沒有學鳥鳴,但是在說貫口的時候依然是控制自己的氣流的,嘴裡的氣都是非常輕柔地撞在話筒上的,一點雜音都沒有。

而且何向東的嗓子又非常有味道,也唱了這麼多年戲,吐字圓潤,鏗鏘有味,聽他說貫口真的可以說是無上的精神享受。

評委席也有不少評委看的點頭不已,這段貫口真好,這人說的也好,真是了不得了。

張寶庫眸光大亮,這年輕人真的改得這麼出色,居然比原版的還要出色,了不得了,好深厚的評書功夫啊。

張老爺子不愧是一代相聲名家,一眼就瞧出來何向東的評書功夫厲害了。

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但是歷史也不長,就一百多年,但是它非常善於向其他藝術形式學習,吸取他們的營養來充實自己。

貫口就是向評書學的,評書裡面也是有貫口的,和相聲貫口並沒有太大差別。而且像八扇屏賣五器這些貫口裡面涉及了好多的歷史故事,這就有很典型的評書風格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