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從大齊高祖皇帝衛疇平定天下之後,其子衛恆受了雍天子的禪位,登基為帝,短短幾年間,便將天下治理的好生興旺,直是百廢俱興,人人安居樂業。
尤為後世稱道的是,文帝衛恆不光大力發展民生,更是注重邊防大計,親自在幽、並二州勘察地形,修築工事,佈下重兵防守,使得關外幾部胡人,雖對中原大好河山覬覦萬分,數度想要進犯入關,都被高瞻遠矚的皇帝陛下從從容容的調兵遣將給打退了回去。
龍椅上坐著這麼一位帝王,真可說是萬民之福。
然而對朝臣來說,這位皇帝陛下雖然樣樣極好,無論文治武功,堪稱是一代明君,可唯獨一樣不好。
就是這位陛下吧,他不好女色。
臣子們每每想到皇帝陛下身上這唯一的瑕疵,都覺得心酸的不行,那是做夢也想不到,竟會有這麼一位帝王,竟讓他們這些朝臣覺得不好女色也是一種身為帝王的失職。
原本吧,這身為帝王,大忌之一便是不可太好女色,那什麼夏桀殷紂,不都是因為太過好色,冷落正妻,專寵妃子,才把國給亡了嘛!
可是那也不能因噎廢食,因此連一個妃子都不納,就守著正宮皇後一個人過日子啊!
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啊!
那禮制上為何要給天子配八十一禦妻,為的便是廣衍皇嗣、開枝散葉。可他們這位陛下倒好,只守著一個皇後,這諾大的皇宮,別說妃嬪了,除了皇後身邊還有幾個宮女侍奉外,其餘都是太監,陛下的身邊竟是連一個宮女都不要。
是以,打從一開始的時候,朝中的諸多大臣就沒少進言,勸陛下廣選良家子,以充實後宮,為皇家開枝散葉。
這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進言,哪知當皇帝陛下聽完他們的諫言後,那震怒的神色,就跟被捅到了心窩子一樣,將他們統統臭罵了一頓。這還不算,還將那些進言的臣子們連降三級,全都給趕出了京都。
被皇帝陛下這麼一敲打,往後幾年再沒人敢提選良家子納妃這事兒。
畢竟吧,只要皇後娘娘能生,生上他四五個皇子出來,只要這大齊帝國後繼有人,他們這些為人臣子的也不是非要吃飽了撐的,去管皇帝陛下的家事。
可眼瞅著這都過去五年了,獨得陛下愛寵的皇後殿下自從三年多前生下一位公主後,就再沒喜訊傳來。再有月餘便是皇後二十八歲的壽辰,半年前陛下就吩咐要好生為皇後慶賀芳辰,可這眼瞅著皇後就快滿三十了,萬一再生不出皇子來,可怎生是好?
於是有那不怕貶官的忠勇之臣挺身而出,再次跟陛下提起納妃之事。
衛恆端坐在龍椅上,簡直恨不能將那站出來找死的大臣給一腳踢飛出去。一想到接下來他要去巡視邊關,有將近兩個月不能陪在他心愛的皇後身邊,他就已經極不痛快了,偏這不長眼的臣子還要來觸他的逆鱗。
因想早些下朝好回去多陪陪妻女,他也懶得再跟這些臣子們囉嗦,直接丟下一句,“朕曾得神人託夢,朕此生當同皇後共育有一女二子,再有替朕瞎操心者,斬!”便退朝匆匆去了椒房殿。
這離別前的一夜,帝後二人自然是說不盡的兩情繾綣、難舍難分,纏綿到了極致。
自從他二人歷盡前世的種種磨難,互訴衷腸、解開心結後,過了五年羨煞神仙的恩愛日子,還是頭一回分開兩月之久。
甄弗雖也有些離愁別緒,可她每日忙著照料愛女,倒也還好。只苦了她夫君衛恆,離了那溫香軟玉的嬌妻愛女,竟是無一日不思之如狂。好容易巡視完邊關,趕緊快馬加鞭,連夜往京城趕。
一路疾馳入宮門,直奔愛妻所在的椒房殿而去。
如今這椒房殿名為皇後寢宮,實則還兼了他這皇帝的寢宮,因他除了上朝理政,召見臣子之外,幾乎都在這椒房殿陪著皇後,因此早無人通傳。
眼見馬上就能見到愛妻嬌女,衛恆正難掩心中激動之情,忽聽殿內傳來宮女們的驚呼聲。
“娘娘,您怎麼了?娘娘!”
那一瞬間,衛恆只覺心跳都停了幾拍,他狂奔進殿一看,就見他的阿洛倒在地上,被幾個宮女扶著,臉色蒼白的嚇人,更是嚇得險些魂飛魄散。
他幾步奔過去,一把從那幾個宮女手裡搶過愛妻,將她抱到床榻上,一面吼那些宮人,“還不快去請太醫?”
看著愛妻那憔悴的容顏,衛恆簡直心痛如絞,他才離開兩個月,怎的他的阿洛竟憔悴成這樣,是太過思念於他,還是又被哪個女幹人所害?
他怒瞪著那些宮人道:“朕走的時候,是怎麼吩咐你們的,定要好生照看皇後,不可有絲毫差錯,可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