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道別

姜芷看著從前經常一塊玩耍的地方,一時生出些物是人非的感慨來。姜沅與她閑聊一二,得知已經定了小禮,只待她一及笄,便嫁做人婦。

姜芷再說這話時,已與上次所見大不相同,從容不迫,稍顯嬌羞,卻不再忐忑不安。

正月十五上元節過後不久,王衍出發在即。姜斯在姜府為他餞行,飲過三杯酒後,當是離去時。王老先生倒是如常無異:“到底是男兒,既志不在此,何必攔著。”他這樣說道。

姜斯點點頭,很是認同。

陳氏卻覺得遺憾。這一別不知何時是歸日。她打心底裡看好王衍,一表人才,溫潤如玉,家世清明,府中關系簡單,沒有那麼多雜七雜八的瑣事,雖是清貴之家,卻略有家底,並不清貧。若是他能留京,當成就一段合歡姻緣。

可惜了……

王衍告別了眾親友,坐上馬車,告辭而去。臨走時他有意看了一眼,卻是沒有尋見想見的人。

姜沅站在最後,隔著重重,看不到別時情景,卻是聽聞他已離去。

這一世他們本不該有所交際。如此散了,也好。

開春之後,太學之試即在眼前,姜沅一時忙碌開,也沒那麼多心思去想旁的。因著族學所授太過於簡單,新年過後,姜沅便沒再去過,再加上姜芷也拘於家中不大出來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姜沅姜芷到底幼年的情誼擺在那裡,還好說些,然劉玲瓏與她們不常見,久了自然而然生疏起來。

姜沅在家隨著王老先生,因著自己以前差的太多,只能挑燈夜讀補起來。她真實年歲比現在大,領悟能力也好,學起東西來比前世要快得多,是以差的那些很快追上來。饒是王老先生也不住稱贊她。

沒過幾日,陳氏同姜沅說,她舅舅家的大姑娘陳梔不日入京,贊住在姜府,讓姜沅多照顧她。

姜沅聽到故人的名字,一愣,遂應下來。

陳梔比她略小幾月,和姜芷一般大,也逢今年太學之試。前世她也是這個時候來的幽京。那時姜芷一如現在一般被關在繡房繡嫁妝學習規矩,在自家府中尚且足不出戶,更何況出府,是以與姜沅也不大來往了。姜沅失了個玩伴,正感孤寂,陳梔恰巧入京,填補了這個空缺。她還記得當時她和陳梔的關繫好到吃穿住行均在一起。

那陳梔不比姜沅姜芷被長輩從小呵護到大,是個十足的苦命孩子。陳梔母親,即姜沅舅母阮氏,是她小舅的發妻,據陳氏說,阮氏是個溫柔美貌的女子,又善持家理財,甚得陳家上下喜愛,可惜好景不長,阮氏懷了陳梔後身體便一直有恙,未足月就生下陳梔,結果陳梔岌岌可危地活了下來,她卻撒手人寰。

陳梔小小年紀就失了生母還不算。偏她阿耶阿孃很是恩愛,她父親因為阮氏的死而將過錯遷怒到陳梔身上,對她不大上心。也多得這些年來陳家大房是個明理的,多多護佑,陳梔才得以長大。陳梔四歲的時候她阿耶再娶,新夫人是商賈之女,行事多斤斤計較,入了陳家沒過多久就誕下一兒一女,不僅站穩了腳跟,也成功擠兌了陳梔嫡女的地位。幸而陳梔是個有盤算的,自知如果聽之任之,怕待她及笄就被那沒什麼見識的繼母趙氏算計著輕賤嫁了去,遂用功讀書,終是過了初試,得了太學之試的資格,免得一災。

姜沅初初聽陳氏講完這些,很是憐惜這個只比她小幾月的妹妹。吃穿用度都禮讓她幾分。陳梔初入姜府很是矜持,不敢收下,後來相熟了,才肯將那些收為己用。

之後陳梔憑著自己的真本事考入太學,姜沅姜景兩個拖後腿的則靠關系勉強入了圍。

在太學,陳梔永遠都是最勤勉的那個,姜氏兩兄妹則懶散的多,一個喜歡上了賞花弄月吟詩作賦,一個喜歡上了兵法兵書。陳氏時常感嘆,若是姜沅姜景有陳梔一半聽話就好了。因為陳梔出身在太學中算是低微,再加上她表現得出色時常得命婦們喜歡,所以經常會被一些身份高她一些的貴女排擠欺負。姜沅自恃是她阿姐,本就護著她,陳梔遇事又愛來找她,次次都是她替陳梔出頭。為此姜沅在太學中樹敵不少,原本不受貴女待見的她,愈加難跟她們合群融洽。反倒是陳梔因為性格好的原因,漸漸得了青睞,與京中貴女玩到一處去。

再後來就是姜沅一紙詔書入宮為後。她在宮中的日子並不好過,與外面的聯系也愈發少了起來。有次陳氏來看她,支支吾吾提起陳梔,說她即日就要嫁給皇室某個再娶的王爺,成了宗室命婦。

陳梔父親託著姜斯的緣故做到了知縣之位,這已是陳家官位最高的一位。再就是姜沅她大舅舅經商了得,家財萬貫,只一介商人,到底上不了臺面。縱觀來看,陳梔便是隨便嫁個京城小官家都算是高攀,如今一越成了宗室婦,雖是填房,但到底見她本事。

也不知何緣故,陳梔高嫁,陳氏卻高興不起來,卻也未與姜沅多說緣由。姜沅久居深宮,除了幾次命婦請安見過陳梔,之後也未得多聞她的訊息。

直至黨錮之亂,姜氏一族被閹黨打擊得岌岌可危,陳梔所嫁的王爺是蕭子安一黨。姜沅知她嫁做人婦多有為難之處,並不願去打擾她,反倒為了她好而在言語上與她撇淨了關系。哪知陳梔恩將仇報,將舊日姜家極盡奢華之事主動報與那王爺,況她心細,尚在府中時,便察覺到不少姜家的秘密。

如此,姜家一族淪亡,歸根結底雖不是她之過,卻足見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