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張氏

其實張氏是捨不得劉清清幹這些個傷手、傷面板的活的,只是家裡常年只有她一人張羅,劉清清是長姐,她若不再幹些只怕張氏就要被這些家務壓倒了。

劉清清進廚間放下碗筷拉了張氏讓她去照看二丫,張氏去抱了二丫又給劉清清指了陶盆裡的熱水讓她用。

“娘,你帶二丫回屋吧,這裡有我呢。”劉清清是嘴上說著手裡不停。

“今天你奶來,怕是你阿耶又要不高興了。”張氏直言劉順低氣壓的原因,不怕劉清清說他們兩口子背後說老人。

“隔一陣子不來怕是也不舒服,總得看看咱們過得怎麼樣?”劉清清低著頭洗碗張氏看不見她臉上的嘲諷。

“看不得咱們好,過得不如她要笑咱們,過得好了佔不著一點就要氣了。”張氏指得佔不著一點就是佔兒子的便宜。

劉清清沒想到張氏說得這麼直接,她以為張氏和劉順多少得像那些個穿越裡一樣是一對包子父母直接把子女拖帶得吃不上穿不暖迫不得已才分得家,敢情這二位當初就對王婆子不滿已久藉著王婆子籌集女兒嫁妝“賣兒子”的事分了家。

可這“賣兒子”的事都發生在她出生前了,怎麼不見他們張羅分家,不覺得抬頭去看張氏。

張氏掃一眼劉清清的表情就知道她心裡的想的事,“那時候你姥爺也沒有回來的打算,身體也行,打算多在外面走走。我才來這裡人生地不熟的先在你奶奶家裡過著也不是不行,只是沒想到她這人心裡已經跟你阿耶生分了,覺得這個兒子不是她的了,對我們下得去手。”

收到。就是說兒子已經過了明路是給出去了,反正已經不是自己的了,那麼別人家的孩子咋霍霍都不傷自己家的老本了。這人啊,可真是,讓人瞧不起。

張氏見劉清清又低頭並不言語就用腳尖踢她的屁股一下,“咋不說話?”

“說啥呀?這不都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嘛。她覺得養了十幾年的兒子一轉眼就成別人的了,再不佔點便宜自己更虧了。”

張氏頭一次聽見這種說法,一下子愣住了,回過味來就哈哈笑了出來。張氏年歲不大,又長了一口好牙,這一大笑露出滿口銀牙端得招人稀罕。劉清清心想怪不得當初要把劉順給出去,她那位古板的阿耶沒反抗,原來是早就相中了張郎中的小女兒了,自己心裡願意當然是不怕當個贅婿了。

“笑成這樣?成什麼樣子?幸好沒有鄰居,不然都得去告你。”劉順想來是要出門,牽著馬走過廚間門外說了張氏一句。

“阿耶,怕是聽著娘親的笑聲也高興著吧。”劉清清順便逗了劉順一句。

不想劉順竟因這句話紅了臉,“小孩子家都說些什麼,就是你娘貫得你。”

張氏卻像得了什麼好處一樣,用二丫的小手捂著嘴呵呵笑起來,二丫被張氏呵得癢了也跟著笑。

“一家大小都被你給教瘋了,以後嫁不出去你養著。”劉順斜了一眼張氏騎上馬走遠了。

“當我養不起怎地?是吧,清娘。”張氏轉個身拍拍二丫的後背,“我養得閨女能當兒子用。”又用腳尖踢了劉清清屁股一下。

劉清清當場翻個白眼給她老孃,你當這裙子好洗是吧,你這左一腳右一腳的,我就是個鄉下妞也經不起你這麼霍霍啊。

張氏是個人來瘋的性子,又不服輸,自己的日子過起來雖然磕磕絆絆的卻也是一日比一日紅火。

在廚間裡和張氏聊得這一會兒子也讓劉清清完全明白了他們的不容易,一方是親生的父母不可能不供養,一方是自己的日子總要過下去,又有子女要養,總不能讓親生的孩子生下來受罪。

不過不是親生的也不能虐待吧,呵呵。

張氏眼見著劉清清這廚間收拾得差不多了就抱著二丫回屋去了。

劉清清回身看見張氏洗過的衣服還沒晾就掛在院裡的繩子上晾好,其實這裡是不興晚上晾衣服的,說是會招來不幹淨的東西。不過張氏有她的一套說法,劉順常年不在家,如果院裡不晾些衣服怕是有壞心眼的人來偷東西。劉清清這陣子跟著她也學會了這一招,覺得有理,跟稻草人一個意思。

虛掩上大門,怕是一會兒劉順要回來,劉清清就進屋找二丫玩,張氏是沒有耐心晚上帶孩子的,二丫卻到了不好好睡覺總想著玩的月份,全家只有劉清清有這個耐心哄著二丫在睡前玩一會,再摸黑回自己屋睡覺。對,你們沒看錯,就是摸著黑回自己屋裡睡覺,因為家窮不能浪費燈油。

“要是南邊的蠟燭有運過來的,咱們也買點,總比這摸著黑跑來跑去好些。”這一陣子劉清清給張氏交了不少錢鈔,張氏總是要想著自己的女兒。

“沒看到賣的,要是有就備些,雖然比燈油貴,但好在用著方便。”細想一下,山頭的張郎中那裡也在用油燈,真應該給他整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好燈用一用,畢竟上了歲數,那些個油燈什麼的到底是不方便。

不過這些事是不用和張氏說的,她不是一個細心的人總不會想到這些事上面去,她只是關心她阿耶能不能吃飽、住好,至於住個什麼樣的環境她是真不會去操那個心,也不知道這樣的人到底是有福還是心大。

因為張氏這樣的性格讓她在劉家老宅裡過得這些年並沒有給她什麼過於痛苦的記憶,要說是不開心也只有劉清清受傷的事真正觸動了她。

劉清清心想:我的娘啊,我也是服了你了,真是你家不死人你都不在把事放在心上的。你家那個真的大丫死的也不怨,她若不死我不來你這個家過得還是吃糠咽菜。

劉清清算是看明白了,劉順和張氏雖不是包子可也向封建孝道低頭,就是手裡有了錢也不敢花。就說張郎中這次落根張氏也不會想起來藉著張郎中的聲勢改善一下家裡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