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家主這個人其實沒什麼魄力,祁家的家業能在他手裡挺這麼久其實得謝謝曲氏。因為有著不同與常人的經營能力和手段,所以祁家的家業一直經營得挺好。只可惜,祁大前妻的那兩個兒子並不領情,而且曲氏進門又生了一個兒子,她這麼努力在祁家裡反而得不了大家的好。
曲氏也不是一個傻的,這點子事再想不明白也是白活了,所以她勸祁大在有生之年就給幾個兒子分家。她也明白祁大不想前妻生的幾個兒子吃虧,所以她也沒提出分祁傢什麼産業。
這些年曲氏利用祁家的渠道給自己的嫁妝添了不少進項,本來一般般的産業在她手裡賺了不少錢鈔。最重要的是她借祁家的路子結識了不少人脈。
這次祁大放祁三郎他們哥幾個出來自立家業也是曲氏的主意,她想借機把自己的嫁妝給祁三郎,再過幾年就藉著分家的機會跟著自己的親兒子過,不參乎那兩個沒血緣關系的兒子的事了。
祁大也想放手了,他這一輩子一直在盡最大努力保住家業,眼看自己不行老天就給了他一個續娶的機會,他盡了最大的心力找了曲氏。
媒人沒有騙他,曲氏極是旺家,娶進門就接管了家裡的航運,那一年風平浪靜沒出事,一船貨都沒賠過。
再下來就是家裡的各項買賣都給了曲氏打理,但她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在他六十歲之前分家。曲氏不要祁家一分錢,曲氏的兒子必須和祁家所有子弟一起分家業,不得偏心。
祁大知道曲氏一直都明白他,也知道他在堅持什麼,就是現在分了家業,祁家大郎擁有的産業也比自己當初守著的東西多得多。曲氏的要求並不過分。
人為財死!曲氏只不過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將來有一天什麼都得不到,被兩個哥哥欺負死。因為她太瞭解祁三郎的為人,他太善良了。
這兩年曲氏的嫁妝往桃鎮轉移的差不多了,錢鈔最好動,餘下的就是一個器皿、古玩、字畫。
曲氏為人也很光棍,東西都是光亮正大地搬走,也跟兩個兒子、兒媳眼同清點了自己的嫁妝,並言明自己不是他們的親娘,自己的東西是不會給他們半分的,乘著家主還在自己要先搬出去,祁家老宅這裡她是不佔一分,但她的東西別人也別人佔。
那兩個兒子也不是目光短淺的,臉面上也留了留曲氏,誰想人家很直接:“也別跟我說這些個假話。要是有一天只留下我一個在這裡,怕是你們心裡都不好受。如果你們還感念著我沒有對不起你們的話,就這樣處理吧。”
祁家大郎這幾年也接了家裡不少生意,知道出門在外的辛苦,雖然跟曲氏隔了肚皮可心裡還是感謝她這些年為祁家的付出。
老二就沒那麼懂事了,因為他小,祁氏嫁進來時對他也不方便管教,祁家大郎和他們的阿耶祁大都有些防著曲氏,所以曲氏要本就沒管過祁二郎,所以他在親人過分的關懷下變得有些自私。
“娘都這麼決定了,我們聽著就是了。再說,我們以後還可以去看娘。”祁二巴不得曲氏早點交出祁家的産業,他最不想看到祁家的錢進入曲氏的腰包,更不希望祁三郎分得一分家業。
祁大郎轉頭怒瞪他,果然祁家家主的臉色並不怎麼好,祁三也是他的親生兒子。
曲氏才不介意這兩個怎麼做,她現在把自己嫁妝裡的産業都做大了,就是祁三沒分到祁家一分錢也能活得好好的,更何況現在看來自己的親兒子也不是一個蠢的。
祁大完全知道自家媳婦是怎麼想的,立即就進入了分家前的準備。這兩年的過度期下來,他也得知自家媳婦的産業除了田莊之外全轉走了。
桃鎮裡曲氏的宅子剛建好,曲氏就來檢視了,後腳祁大也跟來了,他是真想知道自家的媳婦想住哪兒,因為他是準備跟著來的。
祁大郎和二郎也勸過自己的阿耶留在祁家坐鎮,祁大是怎麼回簽他們的,那就是:“老子為你們鞍前馬後一輩子,就不能享兩天福了?我都去你們孃的家裡住了,不用你們的錢鈔吃喝,你們管得也太寬了!”
一句你們愛咋咋地徹底弄懵了祁大郎和祁二郎。
祁三郎對自家阿耶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但因為自小祁大對前妻兩個兒子的過度保護,造成祁三郎跟他真心不親近。
祁三郎把自己在桃鎮這裡經營的産業跟祁大說了說,重點說明這些個事都是跟當地的人合夥的買賣,自己出的錢不多,且話語權不重。
祁大也明白這個兒子防著自己,也只能苦笑,說多了更分心。
所以當祁三郎提出利用祁家的船運貨時,祁大是十分支援的,總不能讓這個兒子心涼,不是麼。
哪想就是這一回的幫助促成了桃鎮祁家貨運的順利開展,祁三郎在一年內就自建了運河內八家貨運站點,並在積極開展馬車配送線路。
等祁大郎反應過來的時候,祁三郎的貨運已經形成系統了。
“我就說阿耶不可能不管那個小子。”祁二郎憤憤不平。
“不對。娘只是在那裡建了一個宅子,並沒親自到那裡去過。”看著祁二郎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阿耶也不可能再給三郎搭建什麼人脈。”
“那…你的意思是,是三郎在那裡遇到了貴人?”祁二郎說的其實離真相也差不多。
“也是他的緣法。”祁大郎只是略一想就想開了,“我倒不怕他做什麼貨運,我只是怕他起了心思也想組建船隊。”
那樣就是準備跟他和二郎搶生意了。
祁二郎也很關心這件事,“娘找你的時候怎麼說的?”
“她說,親兄弟明算賬,讓三郎跟我簽合約,租咱們的船用。也說他買不起自己的船。”
“那你不用擔心。娘雖然明說不是咱們的親娘,可她哪一件事做得損傷咱們的進益了。她也明白,三郎到底是祁家人。”祁二郎這個人雖然自私,但看事情卻是明白的。
祁大郎現在上愁的不是祁三郎産業發展的問題,他愁的是他阿耶要跟曲氏去桃鎮的事。不奉養雙親是要受到詬病的,也就是說輿論會毫不留情地攻擊他和二郎。
可人家祁大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我已經把你們養大了,這些個家業讓我辛苦半輩子,後半輩子我要跟我老婆一起開心地過,你們不要來煩我就是孝順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