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生意經
祁三郎在收到劉清清要貨的信之前就相中的兩家胡商的衣料,一直沒下定決心買進來,哪想這信一來就促進他買入了,因為劉清清已經急了,且還在信中叮囑他一定再要些中都的衣衫樣子。
這一陣子他也沒有見過九娘,因為像九娘這樣的名伎並不是他這樣的小老闆能見得起的,當然如果人家自願那就另當別論了。
今天晚上恰好陳家約了門下侍郎家的嫡子吃飯,有九娘坐陪,他借機跟九娘要了中都新近的衣樣。
“雖說這些衣裳一般家裡的小娘子也能穿,可是由我們這些伎人先穿起來,不知郎君介不介意?”這話問得挺有意思,她也算認識祁三郎,見他每次都是波瀾不驚的樣子,並沒有為她傾倒和著迷的感覺,不太像一個紈絝子弟。
“娘子說得哪裡話,漂亮的衣衫總要由美人穿著才能引起大家的關注,不然誰會知道這衣衫的好處呢。”這話是劉清清說的,所以她讓郝雲娘穿著新衣裳在河邊走就是想打個活廣告嘛。
模特這個職業這裡沒有,請了青樓的女子來穿怕是要被鎮上的小娘子們罵死,只有豆腐店裡的郝雲娘比較適合。良家女子一枚、未婚夫英俊秀美、兩人再穿上一身同色系的衣衫,不讓大家愛死才怪。
九娘又多跟祁三郎聊了幾句才把她見過的衣裳樣子畫給他,只不過在交畫的時候她的手上蹭上了墨汁就要了祁三郎的帕子來擦,事後也沒有還給他。
這次是祁三郎沒想到要回手帕,只由九娘拿走用了。
衣料是第二天清晨就跟船發走了,因為劉清清信裡要得急,他只得全買了下來發給劉清清。
這一船貨裡還有些細布,用白疊子織成的,小孩子做衣服更好一些。
前一陣子桃鎮這裡也有人種白疊子織布只不過時他們進的貨並不多,也不知道人家都賣到哪裡去了。
劉清清在這封信裡仍是跟他提了啤酒花的事,上一次幫她弄到的啤酒花都白費了,沒有做出她想要的酒。
也不知道她從哪裡得知“啤酒”這種古怪的酒品,最近接觸胡商多了也聽說他們那裡喝一種叫“皮瓦”的酒,據說就是由這種啤酒花製做的。
因為跟這些個胡商打過交道,大家也很熟,所以他自然提了一下啤酒花的事。
“想要的話,下次來給你帶。是你自己想種麼?”這位胡商朋友操著不標準的中都話問祁三郎,卻一下子開啟了祁三郎的思路。
可以試著種一下啊,胡商故鄉那裡也是北地的那種氣候,冬天很冷夏天很熱啊,桃鎮已近北地了或許可以種一下。
“好啊。如果能帶花苗來就更好了。”
“可以的。”買了他所有衣料的大客戶還有什麼不可以的。
收到了衣料和信的劉清清被祁三郎的細心感動了,她心心念唸的啤酒花終於可以到手了。
按著先前那些人留下的地址讓小二和另一個小夥計上門去送訊息,結果有人下午就來選衣料了。
胡商帶來的料子很有異域風情,每種料子數量並不多,但是總體數量卻是可觀的。
這次是真來不及打樣了,被放過的郝雲娘當真長出了一口氣,任哪位小娘子被圍著看也受不子啊。
只可惜大家仍沒放過豆腐店,雖說這次是被通知上門取衣料可也到豆腐店裡看了一看,只見一身短褐的趙大郎在搬豆腐板子也只能“切”一聲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