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這裡多好,嫁妝就是女方的,若是自己犯傻給男方花用了,那就只能自己扛著。
她這一犯呆的功夫,張梅娘就進來請她去吃飯了。
這個小胡女也是一個有眼力見的,來了幾天見這府裡的人都不欺負她,還頓頓有飽飯吃就膽子大了起來,她那滿是胡人口音的漢話一說也逗得大家直樂。
說說笑笑間就跟這府裡的下人們處得好,主人們不是那種苛刻的,下人們也就沒有逢高踩低之輩,祁府的氣氛相對好一些。
張草已是一個半大小子,自是不能進後院,他跟了祁三郎學些東西,不想也是一個腦子快的,上手也快,祁三郎原本還有些怨劉清清總是弄來這些可憐人給家裡添亂子,哪想次次都能找些好的,也算是好人有好報吧。
中都的買賣越來越大,得力的手下就成了祁三郎重點培養的物件,腦子快、性子又好的人數實不好找。
劉清清還想去南居坊裡逛逛,被田蜜孃的事一耽誤她已經好幾天沒出過門了。
祁三郎也把田家跟王家打聽了個清楚,哪一家都跟傳聞的差不多,“世家大族裡本是圈內通婚,但田家曾救過王十七的祖父,兩家就是這麼定的親。田家也透過這門親事進了中都,又進了朝堂。”
“王家真是有背景,能把一個小地方的書生弄進中都來當個三品大員,真真不是一般人家。”劉清清想說的是:這皇上的主怕是他們家也當的了。
祁三郎卻認為這種事很正常,“有人推薦他,皇上也用得順手,用誰不是用。”
本土人士想問題跟一個民主社會出來的小青年根本就不是一個路子好不好。
反正自家弟弟能找一個知書達理的妻子比什麼都重要,一個有學識的女性跟一個女文盲真是天地之別。
兩人聊著就見劉清清往大門外走去,祁三郎不由得好奇她還要去哪裡。
“那南居坊我上次沒逛完,裡面還有不少有意思的東西,這次我再逛逛,買些香料回去。”
咖哩這麼好的東西可不能埋沒在大夏這裡,應該讓這裡的人都嘗一嘗。
祁三郎還得跟朝庭裡的人對接軍裝的事,不能陪她去逛,正好把張草找來一起去,一個本土胡人陪著還怕聽不懂胡商的話。
這次劉清清二人沒有乘馬車,說好了僱一輛車去,若是買了東西再說買東西的,不買東西就這麼回來。
南居坊雖不是中都最大的坊,但一定是最熱鬧的,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哪裡的貨品都在賣,各種香料在大街上散發出自己獨有的氣味。
張草對這裡沒有什麼留戀。
“你是怎麼來大夏的?被抓來的?”劉清清第一次問起這個問題。
“我的部落被打敗了,娘跟姐妹們都被帶走了,我就被賣了。”他說起這事時並沒有什麼悲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