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遠了!怕是你無話可說吧。”
“我這是回思往事。”
“詞峰不如貧道就不如,堂堂武安聖君還玩賴。”唐僧以為佔了上峰。
墨非點著額頭道:“我本來不太想說李世民壞話……好!唐僧,我就告訴你所謂的四夷賓服是何等扯淡,首先四夷賓服這詞就霸道之術,唯獨大漢才當的起這四個字。”
“別扣字眼!”
“急什麼?”
墨非又給了唐僧一扇子道,“現在李唐絕對還不稱這四個字,第一李唐太原起事就是借鮮卑人的力量,誰賓服誰啊?第二突厥的頡利可汗曾甩軍攻入幷州,李世民並未派兵抵抗,而是像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就是渭水之盟。”
唐僧反駁道:“這是韜光養晦,後來李靖將軍不是活捉了頡利可汗?”
“算是,但你聽過楊廣向任何人稱臣納貢沒有?楊廣在為滅了吐谷渾、征討占城、打得契丹人喘不過氣,使當時外族人見了隋朝人的儀仗,十裡之外就要跪地俯拜,走路不敢騎馬。後來又佔領琉球、安南、佔婆,這些地方你應該最清楚不過,他們本來是屬於他們禿驢的老窩的地方天竺!”
說罷墨非哈哈大笑,唐僧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大雨之中也看不出來,只是抹了抹臉上雨水。
“打了這麼多仗,消耗了多少民脂民膏?還有,墨亞聖似乎把楊廣三徵高麗的事忘了,全部都是兵敗。”
“禿驢有長進了。但高句麗這種朝秦暮楚的民族,還不該征伐?李世民不也說,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帝王的眼界哪是你這和尚可以揣測的?敗了是敗,這點就算是李世民稱臣那一條打了平手。”
旗鼓相當!不過唐僧卻依舊不想罷休,很急躁地喝道:“開造運河呢?”
“你又在自尋死路,我給你一個重新組織語言的機會。”
“楊廣開鑿大運河就是勞民傷財,其仁德遠不如我太宗皇帝。”
墨非給了唐僧一腳道:“我一直以為你要比我當年見四明學宮那些人要高明一些,但今天卻表現的愚蠢如豬!八戒,我不是指桑罵槐,實在是這禿驢太腦殘了點。”
“那你說出個道道?”
“禿驢,你吃過米麼?”
“貧僧當然吃過。”
“哪兒的米?”
“吳越魚米之鄉的米。”
唐僧剛坐起來,墨非再次把他一腳踹翻,不過都是玩笑而已,和尚也給了墨非兩腳。墨非冷聲道:“禿驢這兩腳就是你該挨的,還什麼?”
“貧僧為何要挨?”
“動用你的大腦袋想想,你吃的米怎麼運過來的?”
這一句登時另唐僧啞口無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