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20)

這天早上安安去巡房,就聽見一個病房裡東西被打倒的聲音。接著就見一個姑娘紅著眼睛出來了。安安倒是認識這個姑娘。她的名字叫劉春梅,是裡面那個叫趙海的軍人的未婚妻。三年前他們兩家剛剛下了定,趙海的部隊就被派遣到了前線。三年了,劉春梅一直在等著他回來。沒想到等來的卻是他受傷的訊息。劉春梅一得到訊息就趕過來照顧趙海。

趙海這次傷得很重,左眼已經完全失明,雙腿也截了肢。可是劉春梅並不嫌棄他,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著趙海。可是趙海一直都做著嫌棄劉春梅的事情。不是讓她滾,就是不吃她做的飯。其實所有人包括劉春梅都看出來了,趙海是想讓劉春梅離開他。只因為他不想要拖累劉春梅一輩子。但是無論趙海對劉春梅的態度有多麼的惡劣,劉春梅對趙海卻始終如一。

對於這兩人的事情,安安和總院的人都清楚。大家對劉春梅對趙海不離不棄的事情都很感動。大家都想要勸勸趙海,可是大家都沒有去勸他。這件事情兩個人都沒有錯。安安不覺得趙海作為一個男人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錯誤的。可是他也並不認為劉春梅對趙海不離不棄就不對。雖然說有情飲水飽,可現實的困難總能磨平一切。兩人都還年輕,一輩子還很長。若是兩人在一起,將要面對的困難會比平常夫妻要多的多。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兩人結婚,家裡的頂樑柱就只能是劉春梅。兩人都是農村人,不能讓劉春美一個女人地裡家裡一把操呀。

正是因為大家都明白現實的殘酷,所以沒有一個人會去勸說他們。趙海和劉春梅兩人已經僵持了半個多月了,每一次看到他們兩人之間的僵持,安安心裡就很不好受。在總院收治了有二十多個重傷員,其中有一大半都已經屬於殘疾人了。安安見到了他們的家屬的哭泣與悲傷。安安見到了劉春梅,對趙海的不離不棄。也見到了另一個妻子對丈夫的拋棄。

安安雖然在心裡對那位拋棄丈夫的妻子不恥。可是真心要站在女人的角度想,安安也說不出什麼怪罪她的話。這半個多月來,安安都在想這些殘疾軍人的以後將何去何從。他們肯定只能退伍了。是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農村兵。沒有什麼大的學問,現在又身帶殘疾。以後他們將怎麼過活?

他們退伍肯定是有補貼。是他們回了家,面對整個貧窮的家庭,那一點點的補貼只能是杯水車薪。很多人身上不僅是留下了殘疾,還有終身的病痛。看病吃藥是最費錢的事情。他們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可當英雄回歸普通生活的時候,現實是不會因為他是英雄而特殊對待的。

安安想到了後世的那些慈善基金。可這個年頭,大家都不富裕,上哪兒去找慈善基金。安安倒是想自己成立一個,但是她只是一個小小的軍醫。他們一家人都是軍人,都拿不出太多的錢來。他們家也沒有合適的人去做這一行。安安想到這裡都無比的頹廢。想想那些穿越者,開公司賺大錢,做慈善。而想想自己,能做的也就是盡全力的挽救自己戰友的生命而已。自己真的不算是一個合格的穿越者。

安安回了家,大家都看出她情緒的低落。在項奶奶溫柔的追問下,安安才將自己的對那些殘疾軍人的擔憂說了出來。

項奶奶嘆了一口氣道:“唉,在我們打仗的那個年代,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我們都是普通人,能做的都有限。等老頭子回來了,我跟他提一提,讓他跟上面彙報一下。可是我們國家目前正處於發展當中。到處都要用錢,能幫到他們的很少。不過若是上面能夠出臺相關的政策,至少隨著國家的發展,能夠給予他們的幫助會越來越大。你也不要太過憂心。我們小人物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就行了。大事就交給那些大人物去做吧。”

安安點點頭,也知道奶奶說的話是正確的。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就算自己真的去憂國憂民,能做的卻很有限。自己就去努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了。唯願自己今生能夠問心無愧。

☆、101

安安這個在職研究生讀的相當的輕松。楊教授平時也是學校,醫院兩頭跑。安安的行程基本和她一致。安安當初離開學校去前線的時候,就有寫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報告。後面陳爺爺來了首都,就跟中醫大的幾位老中醫教授和首都軍醫大的教授們一起成立了研究小組。如今安安也被招了進去,給這些大佬們打下手,倒是讓安安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有這麼多的醫學上的大佬在,安安將自己遇到的問題一股腦的問了出來。安安目前最關心的,還是總院的那些重傷員們。安安想到那些殘疾軍人,以後天氣稍微變化得惡劣點,這些人的傷處恐怕都不好受。安安在邊防團的時候,帶過她的黃軍醫就是一位身受傷病折磨額老軍人。安安迫切希望這些醫學大佬們能夠研發出比較有效的藥物來緩解他們的痛苦。安安提出的這個議題,倒是得到了研究小組的老醫生們的重視。陳元生將老陳家祖上的傷藥方子都貢獻出來了。大家圍繞著這個方子進行改進。很快倒是研製出一款膏藥來。這種膏藥不能根治這些軍人的暗傷,卻能購對傷處進行溫養,久而久之,使得傷處不再受天氣影響而複發。

藥倒是好藥,但安安卻直皺眉頭。首都中醫大的劉明春劉教授可是跟安安一起在軍區總院中醫科坐診過的。他笑著問安安:“你這丫頭又皺什麼眉頭?開始你擔心沒有特效藥能夠減輕這些軍人的痛苦,如今膏藥研發出來了,你又在操心什麼?”

安安也知道自己操心太過,但是她還是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各位教授,這膏藥的確是好東西,藥效也非常的好。可是這裡面用到的藥材太珍貴,根本無法量産。而且即使做到了量産,因為成本過高,售價也絕對不低。這些需要膏藥的殘疾軍人們在退伍以後能否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都是個問題,又有幾個人能有多餘的錢去買這麼昂貴的膏藥來貼呢?他們怕是寧願忍著傷痛都不願意去花這個錢吧。”

一席話倒是讓整個研究室裡的人都沉默了。的確,這些殘疾軍人們退伍後也拿不到多少的補貼。他們的人生還很長,以後生活來源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上過戰場的軍人都堅強隱忍。再大的傷痛他們都能夠自己忍下來。若是這個膏藥沒人去買去用,他們研發出來又有什麼用呢?若是隻有有錢人才用得起這些膏藥,他們就違背了研發著這些藥劑的初衷。

半晌,陳元生才開口道:“丫頭考慮的對,我們總想著用最好的藥材,做最好的藥,達到最好的藥效。可是我們忽略了那些用藥的人的經濟狀況。反正我們這群老骨頭還是有點本事的,再多花點時間,多琢磨琢磨,應該能找到一些代替方知你珍貴藥材的藥材。不說讓所有的軍人都能用得上,至少讓大部分的人都能夠有能力買得起。”

研究室裡除了安安以外,最小的人都已經上了五十歲了。這群人如今卻幹勁十足,發誓要找出更合理的藥劑配比,讓更多人能夠用得上的藥來。安安被老一輩為國為民的偉大情懷而感動。他們這個年紀放在後世已經是退休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或許有些人還會年輕心態的出去跳舞,出去旅遊,過得瀟灑。而在這個年代,這些老一輩的學者,知識分子,真的是用自己一輩子的精力,甚至生命為國家為人民做事。

這些人不求名,不求利,求的只是為國家的發展,為民族的複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想想在後世,若是有人不計名利去為別人的幸福而努力,很多時候得到的並不是贊賞,而是被人罵做傻。安安明白,那是因為在後世,許多人已經缺乏了信仰。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安安忽然很慶幸自己能夠穿越到這個時代,能夠親眼見證這個特殊的時代那些有信仰的人們,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的複興而所做出的努力。

安安被這些人感動著,心裡也無比確定自己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她的能力還很弱,可她會努力的學習,充實自己,去做一個合格的軍醫。為軍隊的發展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安安心裡有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學習起來就更加的帶勁兒,更加的刻苦。這些老教授們看見安安學習的勁頭越來越強,雖然不清楚她這樣的轉變是因何而起。但是他們對安安這份學習機的勁頭而感到欣慰。

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全國上下都擰成了一股繩,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為國家的發展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時候的學生們努力的學習,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老師們也樂於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對學生們傾囊相授。在這些老教授們的教育下,安安的醫術真的是有了飛速的提高。

安安的中醫水平本來就不錯,再加上這幾年對西醫的學習。至少在外科方面,安安真的能做到中西醫結合治療。這讓這群老教授們非常的欣慰。可以說安安是這群老教授們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醫生的培養的一個實驗品。如今看到了成效,這些老教授們便將經驗總結起來,準備再帶幾個學生看看。若是真的能夠將其他的學生也培養出來,兩個學校便會試點成立中西醫結合治療專業。

兩年過去了,安安取得了碩士學位。楊教授其實很想讓安安直接就在總院上班。是安安還是想要回到部隊基層去。以前安安還顧慮著孩子太小,如今兩個孩子都快滿八歲了,已經很懂事聽話了。兩個孩子對於安安想要去部隊的決定非常的支援。阿福和阿壽在今年已經特地跟家裡人宣佈他們以後想要成為軍人。項老爺子對於兩個孫子的決定相當的贊同。如今他也不算太忙了,經常在家監督這兩個孩子進行訓練。

既然家裡面的人都不反對自己的決定。安安便向上面反映了自己的要求。安安到底是沒能去到邊防團這些地方。她被分配到了首都軍區的野戰部隊的衛生所裡。而如今項少龍跟她在同一個團部。夫妻倆算是在分別這麼久之後,又一次在部隊裡團聚了。

☆、102

項少龍對於安安分到他們團衛生所這件事表示非常的開心。雖然兩人不能住在一起,但是至少每天能見到一面。

安安自從當了在職研究生以後,體能訓練和軍事技能訓練倒是漸漸的放下來了。等她到了團部以後,又開始漸漸的恢複了以往的訓練量。在首都軍區,又是不用上前線的時候,衛生所裡的業務相當的少。安安每天帶著衛生所裡的那群衛生員們練習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