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隨著文官權勢越來越大,武將處境越來越艱難,楊家也在積極的尋找出路,不然,再這麼拖下去,被文官們溫水煮青蛙,他們也很快會步呼延家的後塵,被削去所有的兵權,給幾個虛銜圈在京城養老了。
可出路哪那麼好找,除非他們能改變此時大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不然,始終會被打壓下去。
但這幾乎不可能,畢竟他們只是武將,還是備受排擠的武將,又不是皇帝,哪能改變國策?
而且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改變,畢竟太祖說了,要與士大夫們共天下嘛,怎麼能由你一個人說了算呢,把我們放在哪裡。
所以除非他們能改朝換代,徹底推翻大宋朝,自己來做皇帝,建立制度,才能讓楊家繼續榮光下去,否則希望微乎其微。
但這更不可能了,因為楊家是以忠義傳家,造反這種事他們怎麼能做得出來,一旦敢這麼做,軍心也就徹底散了,楊家威名毀於一旦,會被千夫所指,被所有百姓唾棄,根本不可能成功。
那麼除了這個辦法外,就只剩下最後一個了,也是最有可能的一個,那就是再做一次從龍之臣,取得皇帝的支援和信任,才能繼續保持楊家屹立下去。
因為趙禎無子,若無意外的話,他的繼承人只能從宗室中選取,這樣一來,他們就有很大的機會了啊,只要站對了隊,暗中支援他,助他順利的登上大位,這從龍之臣也是很容易做的。
當然,這個容易也只是相對來說,因為雖然不用真刀真槍的在戰場上廝殺,但朝堂的腥風血雨有時比戰場上的真刀真槍還要來得慘烈,而且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並且這還要考驗他們的眼光,不能胡亂站一個隊,保著他做皇帝就行了,必須要看準了。
因為萬一他們選的這傢伙是個白眼狼,登上皇位後翻臉不認人那可就慘了,相當於竹籃打水一場空,所有的心血都付之東流。
所以必須選一個性格強勢,有自己主見,不會和那群文官徹底同流合汙的一人。
畢竟趙禎就性格軟弱,沒什麼主見,總是逆來順受,被那群文官牽著鼻子走,才導致他們武將的處境越來越艱難的。
因此這樣思來想去,對於佘老太君太說,最好的人選其實已經,浮出了水面,那就是李小魚。
他是八賢王的兒子,關係夠近,算是皇位的強有力競爭者之一。
並且性格強勢,並沒有重文輕武的觀念,相反從小流落民間,也練習武藝,算是武功高強,還考武舉,好像對文官還很不待見,這就太好了啊。
一旦助他登上大位的話,肯定會重用他們武將的,至少不會和那群文官同流合汙,聯起手來打壓他們。
更關鍵的是,他沒有根基,這一樣來,支援他的話,風險雖然大,但收穫也是巨大,支援其他人,最多也就是景上添花,但支援他,那就真的是雪中送炭了,情義遠遠不一樣。
畢竟其他幾位王爺的王子,都是從小錦衣玉食,長在深宮中,早已被重文輕武的觀念所洗腦,背後也有的是文官們的支援,多他們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也不少,收益和風險根本不成正比。
不過,雖然這樣想著,但老太君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所以打算先來看看,看看李小魚的人品和能力到底如何,能不能擔得起這幅重擔。
畢竟她也並不是想找個靠山替楊家傍上就行了,也打算扶持一個對大宋江山社稷真正有用的君王,至少,不是個昏君吧。
那樣就是他們楊家最後能屹立不倒,也成了千古罪人了,對不起老令公扶保太祖建立大宋江上的初衷。
這樣想著,來在李小魚面前,百歲高齡的佘賽花佘老太君,是用一雙雖然看似渾濁,在這一刻卻透著無比精明的眼睛上下細細的打量著李小魚,然後,用有絲沙啞的聲音道。
“你就是王華,那個在蘇州城買爹的孩子?”
聞言,李小魚都快傻了,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楊家將領頭人,名垂千古的佘賽花老太君竟然跟自己說話,短暫的愣了一下後,才在魯達賈斯文等人的提醒下,忙不迭的點頭道。
“對對對,老太君,小子就是王華,見過老太君,老太君你好。”
“呵呵……”
看著有些手足無措的李小魚,佘賽花是笑了笑,沒有說話,繼續笑吟吟的眯著眼睛細細的打量他。
而被看得心中發麻的李小魚,想不通為什麼這些大人物來了都這樣虎視眈眈的看著自己,鬱悶之下,也只能是強打起精神,露出一臉人畜無害的笑容來,對著他們報以謙遜的微笑。
同時,一邊微笑的同時,也是一邊偷偷的打量佘老太君等人,只見在他好奇目光的注視下,百歲老齡的佘老太君,雖然滿頭白髮,臉上也幾乎佈滿了褶子以及一塊塊的老年斑,但卻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