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章 詩酒財氣大詞人(二)

此外還有蘇軾,大家都知道他可以說是宋朝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標誌性符號,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蘇軾生於1036年,卒於1101年,享年65歲。

蘇軾是北宋時期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學巨匠,其詩詞、散文及書法、繪畫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其實蘇軾早年並不顯著,不像其他人那樣是個神童,一直到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終於大器晚成。

包括蘇軾的弟弟蘇轍也一樣,也是著名的文學家。

父子三人,在文學史上被稱為“三蘇”。

據《宋史》記載,蘇軾剛十歲時,父親蘇洵就遊學四方,蘇軾的母親在家中主持家務,教育子女。

她對蘇軾要求很嚴格,親自教他讀經史等書籍。

不僅教蘇軾識字,還特別注重對兒子的德育教育。

一次,蘇母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範滂傳》,蘇母為範滂母子不畏暴,為了正義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

年幼的蘇軾也深深被感動,他問母親“如果我長大後,跟範滂一樣,不惜捨身就義,母親會允許嗎,”

蘇母肅然答道“如果你能學範滂的樣,難道我就不能做到像範滂的母親一樣嗎,”

蘇軾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二十歲時已經是博通經史,寫起文章來,下筆數千言,毫不費力。

1057年考中進士,做過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學士。

但因其一身正氣,不阿權貴,所以仕途坎坷。

1089年蘇軾被貶為杭州知州,到任後便發現這裡大旱,百姓出現饑荒和瘟疫。

他立即上書朝廷,要求免除應上繳糧食的三分之一,獲得批准,減輕農民的部分負擔。

眾所周知,今日的杭州西湖,有兩條靚麗的風景線,一條是白居易修建的白堤,一條是蘇軾修建的蘇堤。

蘇堤是一條長三十里的長堤。

是蘇軾帶領群眾,挖湖取土,築建成的。

蘇堤既擋住了潮水,使海潮不再灌入市內,又擴大了西湖面積,方便了交通,疏通了西湖水利,保護了西湖不被淤塞。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杭州的老百姓,幾乎家家都掛蘇軾的畫像,吃飯的時候也要祝頌幾句。

還有人在他活著的時候就為他修了廟,可見那裡的人民對他的感激之情。

雖然蘇軾離開我們已經九百多年,但在蘇軾之後歷朝歷代的中國人,都敬仰蘇東坡,熱愛蘇東坡,這一方面是由於蘇軾人格的偉大魅力,他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為人民謀利。

另一方面,是由於他天賦的才華,他的詩文書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能啟迪人們的思維,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特別是蘇軾的詩詞作品,男女老少,人人愛讀。

因為他寫的清新、純真。

有想象力,有創造力,讀後能給人帶來快樂、享受和無窮的回味。

蘇東坡寫信給謝民師時說“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能以口舌論貴賤也。”

蘇東坡的詩詞文章,就猶如寶石之不怕試驗,真金之不怕火煉,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林語堂先生寫作的《蘇東坡傳》,在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對這種人的人品個性做解釋,一般而論,總是徒勞無功的。

在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選出他若干使人敬愛的特點,倒是輕而易舉。

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學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同時也是釀酒的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珈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在中國,一提到蘇東坡,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

蘇軾出生於一個飲酒世家,祖父、父親均嗜酒,他也從小養成飲酒的習慣。

他曾對人說“我每天要飲酒作樂,倘若沒有酒喝,就會疾病纏身。”

蘇軾雖然好飲酒,但酒量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