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章

當然,在那個時期,不止有秦國的商鞅變法,其實各國都有變法,像是魏國的李悝變法。

也就是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任用李悝進行改革,盡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治理地方,發展經濟,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國。

這次變法的主要內容的話,首先是廢除了當時魏國的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

按著“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根據功勞和能力選拔官吏,削弱貴族特權,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其次是推行盡地力之教,以及實行平糴法,同時還作《法經》。

包括楚國也有吳起變法。

這是因為當時楚國已經日漸衰落,不得已之下,楚悼王便任用吳起變法。

吳起(約前440年,約前381年),衛國人,在衛國謀求發展不成,投奔魯國,在曾參門下學習,取齊田居兒為妻,因未回家奔母喪,曾子中斷了師生關係。

魯穆公用他為將,他殺妻求將。

到魏後參與李悝變法,前383年,魏武侯時,吳起受魏相公叔痤排擠,於是離魏至楚。

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裁減冗官,廢除貴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審令,禁止私門請託,也日益強盛了起來。

但可惜的是,因為楚國舊勢力實在是太過強大,所以楚悼王剛死,吳起就被亂箭射死。

而當時吳起變法的主要內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並公開宣佈,對各級官府的命令嚴加審查,實行層層監督,以保證新法的貫徹執行。

2、收奪爵祿凡是封君過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祿,廢除公族中疏遠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

3、裁減官吏減少俸祿開支,把節省下來的經費用到訓練軍隊上。

4、整頓吏治,堵塞私門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義不計譭譽,一心為地主政權效力。

還有就是秦簡公(約前414年—前400年)戰國時期秦國君主。嬴姓,趙氏,名悼子。

懷公之子,靈公叔父。公元前414,前400年在位。

前413年,秦簡公出師攻魏,敗於鄭(今陝西華縣西南)。前409年,簡公令官吏帶劍以防身。

這是秦人積極仿效華夏,革新禮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許百姓帶劍。

同年,魏伐秦,盡佔河西地,築洛陰、縣兩城,秦退守洛水(今陝西境內洛水),為加強防禦,保障國內改革,簡公組織軍民在東境修築長城。

這是戰國時期最早的長城,又稱秦東長城。

長城南起今陝西華陰縣東南小張村附近,由此趨向東北越過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經大荔蒲城、白水等縣,北止於白水縣黃龍山南麓。

今華陰縣城東、蒲城縣東南,尚有秦長城遺址。

秦簡公在政治、經濟上有一定改革,他允許官吏、百姓帶劍,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帶劍的特權;實行按土地畝數徵收租稅的政策,則是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表明秦國開始向封建制度轉化。

以及宋後昭公,宋國第二十八任君主,宋後昭公,本名子得,又名子特,宋景公之養子。

宋景公無子,以公孫周(宋元公之孫)之子繼之。

昭公請墨子到宋國參政,拜為宋大夫,稱“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事”。

楚在惠王、聲王時曾兩次包圍宋都,未能攻克。

晚年任用戴歡為大宰,司城皇專政,二人互相殘殺。

後司城子罕擊敗戴歡,又將昭公驅逐,出亡於鄙,後潛心改過,三年後復位,在位65年。

以及越王翳(前375年)又稱越王不光、越王授,為戰國時期越國的君主,朱勾死後,太子翳即位為君主,前410年至前375年在位36年。

他在位期間,越國依然稱霸中原,只不過晚年內外局勢悪化,霸業逐步衰敗,被迫返回江南。

而他被殺害後,越國便開始陷入內亂外患的動盪歲月。

王翳七年(前404年),越王翳憑藉強盛的軍事實力,趁齊國執政者田和地位尚不穏固,發兵討伐齊國。

當時,繒國(今山東棗莊)倚仗齊國的勢力,輕視越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