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江南製造局編館開館,他又轉任該館編譯,主持館務,編譯《運規約指》、《化學分原》、《化學鑑原》《,代數術》、《微積溯源》、《數學理》等科技術書籍近二三十種,1875年主編我國第一部定期科學刊物《格致彙編》;1885年創辦格致書院,直至1896年離華赴美任教於加州大學。
可以說傅氏是一正直的外國專家和教育家,據姚崧齡《傅蘭雅譯著中西名稱對照一覽表》,傅氏譯書達138種,為同時譯書之最,但沒有一本宗教書。
他以教育中國人為已任,沒有任何種族偏見,譯西書、辦學堂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傅氏著有《江南製造總局翻譯西書事略》一書,第一章《論源流》中不僅詳載並高度讚揚徐壽、華蘅芳等人的譯書事蹟和翻譯思想,還指出“譯書外別有大益於國,因譯書為官者皆通西事,能知中西交涉所有益國之處。”
在第二章《譯書之法》和第三章《論譯書之益》中,他系統闡述了他的譯學主張,顯示了一位正直的外國翻譯家高尚的精神情操。
然“中國語言文字與他國略同,俱為隨時逐漸生新,非一旦而忽然俱有。”
中國語言文字屬於世界語言體系,富於強大的生命力與自新國,絕非那些不懂中文,歧視中文的西人所言“中國語言文字最難為西認所通,即通之亦難將西方之精奧譯至中國。蓋中國文字最古最生而最硬,若以之譯泰西格致與製造等等,向成矣誤。??”
還有就是倡導科技譯名統一,並制訂了譯名的具體規則。
他指出“名目”(譯名)是“譯西書第一要事。”??他總結以往譯書經驗,提出他的譯名原則?華文已有之名;設立新名,作中西名目字彙。
為此他編輯了《化學材料中西名目表》(1885)《西藥大成藥品中西名目表》(1887)、《金石中西名目表》、《汽西中西名目表》等等。
包括他還論述了他的譯書方法,以及中西譯者間的配合問題。
他強調譯書要當選“新”、“緊用”、“可藉為階進”。
此外他說中國是一個獨立的自主大國,中國文字自古傳今,有自己的話語權,不能捨棄自己的語言而就西文。文化回往來應該互通有無。今後西方人民“不獨在華有譯書西人,即在西國亦可多有其人。”
除此之外,還有李善蘭,字壬叔,號秋初,清朝數學家。
據說他算術功底極好,十歲即通《九章》,後通《測圓海鏡》、《勾股割圓記》。
成年時在上海認識英國人偉烈亞力艾約瑟和韋廉巨三人,相交甚悅,後共邀譯西國海奧算學與天文等書。
李善蘭曾與偉烈亞力合譯《幾何厚本》後九卷,完成了徐光啟未竟之業,和艾約瑟合譯《重學》二十卷《圓錐曲線說》三卷,和韋廉臣合譯《植物》八卷)與傅蘭雅合譯《奈端物理》。
在這些譯作中,《幾何原本》之譯使我國有了一部完整的歐幾里德得《幾何原本》譯本;有利於其理論傳播;《代數學》根據英數學家柑摩根所著《代數學基礎》譯成,是我國第一本符號代學基礎讀本,並且“代數數”一詞沿用至今;《重學》及英物理學家胡威立所著,是國近代史上最重要,影響最大的一部物理學著作。
《談天》則是一部天文學專著,傳播了哥伯尼的天文思想和“太陽中心說”,李氏翻譯為中國天文物理學方面增添了一部重要的天文學專著。
還有徐壽,字雪村,江蘇無錫人,清朝造船專家,是江南製造局翻譯重要筆譯人員。
擅長機械製造和造船技術,受到曾國藩器重。
曾與傅蘭雅創辦格致書院。
在《清史稿》中載,他的譯述有《西藝知新》、《化學鑑原》及讀編、補編;《化學考質》、《化學求數》、《汽機發》等等,他堅持科學,反對宗教,被程雪村稱為是我國控化學的奠基人。
以及華蘅芳字若訂,無錫人,自幼喜愛數學,能文善算,清朝數學家,也是江南局要譯人員。
他在江南製造局時曾與瑪高溫、傅蘭雅等共譯《金識識別》、《地學淺釋》、《海防新論》、《代數術》、《微積淵源》、《三角數理》、《代數難題解決》、《決疑數學》等,其中前兩部是地質學名著,對我國地質學發展有過重要影響。
和李鳳苞字海客,號丹涯,江蘇崇明人,精通天文歷算,對文、理其他學科均有涉獵軍事著作,後隨徐建寅到歐洲考察。
曾受曾國藩之呈命參加測制地球全圖,入翻譯館後與金楷理合譯有各國交涉公法》、《陸戰新義》、《海戰新義》、《布國〈布普魯士〉兵船操練》等等多種這事作品和文集。
此外,洋務派中還有維新思相家及語言學家馬建忠,不僅在語言學方面有這樹,而且撰寫《私人設翻譯書院議》,對翻譯取材惟及翻譯標準有深刻見解。
……
……
……
喜歡買宋請大家收藏:()買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