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5章 轟轟烈烈

此外還有李玉和他的同派作家,李玉的話,字玄玉,別號蘇門嘯侶,江蘇吳縣人。

在吳偉業的《北詞廣正譜序》中說他在明末“連厄於有司”,到清初“絕意仕進”,致力於戲曲創作。相傳他一共編寫了六十多個劇本,現已發現的有十七種,又有與人合作的三種。此外,他還改定了徐於室的《北詞廣正譜》。

他在明末的作品以“一笠庵四種曲”,即《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佔花魁》為最有名。

其中《—捧雪》、《佔花魁》的成就較高,因為《一捧雪》寫嚴世蕃為謀取玉杯“一捧雪”迫害莫懷古的故事。

相傳王世貞的父親王抒藏有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嚴世蕃命蘇州裱褙湯勤去索取,王抒以假圖代替,後竟因此遭到誣陷,《一捧雪》就是影射此事而作的。

而《佔花魁》的故事則出自於擬話本《賣油郎獨佔花魁》,它保留了原作的主題和情節,反映的社會面卻更廣闊了。

《人獸關》寫桂薪的忘恩負義,《永團圓》寫江納的貪富欺貧,這些作品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描寫統治階級醜惡的精神面貌相當深刻。

像是如湯勤就是《一捧雪》中寫得最成功的人物,他為了巴結權貴,完全忘記了當年落魄潦倒日寸曾受到莫懷古的救濟,竟至賣友求榮,屢次出謀獻策,要害死莫懷古,謀奪莫懷古的愛妾雪豔娘。

此外如《永團圓》中的江納、賈舍,《人獸關》中的桂薪、尤滑稽等人物也都有十分細緻的描繪。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因為這部作品的正面人物大多是封建道德的化身,是作者封建說教的傳聲筒。

好比《一捧雪》中的莫懷古是個利慾薰心、糊塗透頂的官少爺,他的僕人莫誠,作者是把他作為湯勤的對立面來描寫的,但實際上是個忠順的奴才。

還有《人獸關》當中更把當時封建地主階級的“炎涼異勢,負德背恩”看成是他們“獸心人面”,不顧生死輪迴的結果。

因而以觀音的“慈引”開場,以閻王的判桂薪妻子變狗結束,散佈了宗教迷信的思想。

不過在《佔花魁》中的秦種、王美娘,繼承了話本小說的成就,寫得較好,如秦種對王美孃的關懷體貼,王美娘對万俟公子的反抗等片段,但作者把他們寫成宦家子女,並以雙雙“榮蔭”結束,就未免庸俗。

從李玉前期作品看來,他雖然熟悉當時的人情世態與舞臺藝術,有可能寫出一些既有一定的現實內容,又符合舞臺演出要求的作品,而他的封建正統觀念,卻大大侷限了他的成就。

同時經過了清兵的南下,明朝的覆亡,李玉對現實的認識有一定的提高。

他在清初寫成的《萬里圓》、《千鍾祿》、《清忠譜》等,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一般都超過了早期的作品。

像是《萬里圓》中寫清初黃向堅萬里尋父的故事,而且黃父是明末到雲南作官的,在作者極力寫他的孝行的同時,反映了當時動盪的社會現實,揭露了南明王朝的腐敗和清軍的暴行。

而《千錘祿》的話,即《千忠會》,又名《千忠戮》,寫的是明朝的燕王朱棣為了搶奪帝位,舉兵攻陷南京,建文帝喬裝和尚逃亡各地的故事。

作者描述了文臣武將各自逃生的混亂場面和建文帝的逃亡生活,並且寫出了燕王殘暴的屠殺,在當時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不過這些作品的部分曲文蒼涼悽楚,如《千錘祿》寫建文帝逃亡中所唱的[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疊疊高山,滾滾長江。

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風淒雨帶怨長!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這支曲子在當時流傳很廣,有“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的俗諺。

因為它引起了當時在戰亂中流亡的人們的共鳴。李玉對明末清初動亂的現實雖然有所反映,但是從封建地主階級立場出發。

作者這麼做的目的是極力表彰封建道德,對《萬里圓》中孝子黃向堅,《千鍾祿》中忠臣程濟,大加歌頌,以達到“忠孝傳人”的目的。

並且在《兩鬚眉》中更歪曲農民起義,歌頌鎮壓農民起義的黃禹金夫婦,進一步表現了作者思想落後反動的方面。

此外,還有一些描寫英雄傳說的作品,大多數是依據民間說唱和有關戲曲作品寫成的。

如《牛頭山》中寫岳飛父子牛頭山破敵解圍的故事。作品歌頌’了岳飛父子抗敵禦侮、保衛國家的業跡,譴責了賣國奸相黃潛善和怕死將軍杜充。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