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四十九

1979年的開頭, 天嬌又陷入了緊張又繁忙的階段。

雜志方面,《每日港影》和《電影雜刊》維持穩定步伐緩慢發展著, 後者更是一直在籌備著進入內地市場改版的計劃。《電影雜刊》將會單獨分出一個欄目用來闡述和內地影業相關的資訊,也和大家分享在內地各大製片廠採訪得到的結果。

電影方面,天嬌在1978年全年賺的的票房和院線分紅已算得上高昂, 但這樣的利潤在陳敏嬌做主買下幾臺拍攝機器後又瞬間被削減了許多。

現在的香港,大多數人拍電影靠的就是租賃器材, 而非像後世一般, 艾麗莎人手一部。

陳敏嬌提出購買攝影器材時引起了一些爭論,以郭飛敬為首的導演覺得這樣做有些浪費金錢,但作為裝置科管理人員歐陽攀卻是十分贊同。歐陽攀是杜風不知從哪兒挖來的裝置高手,對於目前全球的影視行業器材發展狀況都有所瞭解。以他的觀點來看, 拍電影本來就是一個燒錢的工作。租賃當然劃算, 但是對於天嬌這種有極高的遠見和發展空間的公司來說,擁有屬於自己的攝影器材也並不算是浪費。

在非本公司人員使用拍攝器材的時段,還可以將器材再次租借給別人。

陳敏嬌更是補充, 從他人處租借器材固然是好的, 但是萬一從中出現一些問題,反而是得不償失。

她清楚一套器材的價值,但是更加清楚一套器材將會在以後創造出多大的價值。

1979年, 香港的器材租賃業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世界十大攝影機生産商有三大都來自德意志, 然而這一年不知為何,在香港開設代理商供應租賃的這三大德國公司都被人叫了停。就此,日本攝影器材在這一輪風波中於香港電影界崛起。然而過渡階段裡, 有許多電影都因此而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失誤,受到了影響。

陳敏嬌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才提出了這個議案。但是她顯然不能把理由直接告訴別人。

一番爭論之下,杜風咬牙,敲桌同意了陳敏嬌的提議。

在他的授意之下,歐陽攀和陳敏嬌共同前往了德國購買器材。香港雖然有電影器材的代理商,但是這些代理商全部都只租不賣,更是沒有許可權能夠將自己庫房裡的器材售賣出去。陳敏嬌和歐陽攀只能去德國。

卡爾蔡司,徠卡,施耐德。

這三大品牌從德國開始,卻沒有止步德國,而是美名享譽世界。這時候,佳能還在研發氣泡噴墨印表機,索尼還在痛電視機作鬥爭,松下更是還沒改名,依舊頂著nationa的名號。日本唯有一個尼康,以f系列稱霸了135專業相機市場,卻也依舊還沒成功打入攝影行業。由此可見,這德國三大公司,幾乎是獨佔鰲頭,吞併了整個世界電影行業的部份利潤。

在翻譯和介紹人的引導下,陳敏嬌與歐陽攀抵達了德國卡爾蔡司的庫房。一聽他們是要來購買攝影器材的,那主管亞德都驚訝了幾分。再一聽他們是華夏來的,亞德更是睜圓了眼。

只是送上門的錢沒有不賺的道理。

亞德拉開庫房的大門,歐陽攀這個器材狂魔完全被吸引了注意力,就連陳敏嬌也少不得被眼前的景象給震驚到。

大大小小的器材擺了一庫房。

這一間房,得值得上好多個億了吧?

果然不管是在哪個時代,技術就是最賺錢的存在。沒有技術,就沒有後續的一切。

亞德領著他們往內走,他指著一個大家夥說,“陳小姐,歐陽先生。我覺得這一款攝影機十分適合你們。”

歐陽攀上前一步打量了一番,“orking?這是你們家的最新産品吧。”

遇上識貨的人,亞德的心情都好上了幾分。

“是的,歐陽先生有眼光。”亞德對於自己家的産品十分自豪,“這是78年初的新款,鏡頭捕捉速度靈敏,飽和度高,有效抑制膠片噪點,還附贈了取景器和小屏導演監控框。”

陳敏嬌可分不出好壞,她又不是攝影專業。歐陽攀看向他,她就給了歐陽攀一個鼓勵的笑容,讓他不要在意,繼續和亞德討論。

技術宅的優點就在此刻顯現了出來。

“好萊塢這些年,似乎減少了對卡爾蔡司的使用。這款新的or·king,應該也很少被正式用於拍攝吧?”歐陽攀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

亞德的臉色有些難堪,他嘆了口氣,“是的先生,你沒有說錯。or·king主打的優勢和另一家公司的新品撞上了,他們的價格更加低廉一些,因此。”

亞德的話沒說完,但是聽的人都已經懂了。

歐陽攀更是知道,他說的這一家,就是徠卡。

本來他們也是有選擇徠卡的可能的,但歐陽攀一直堅決表示要購買卡爾蔡司。電影人,有時候是要為信仰充值的。更何況,他們可以撈得一點好處。歐陽攀絕不是一個腦子裡只有器材得家夥,他知道這一次是為了公司而來,而非單單為了他得那一點小小的喜好。<101nove.oor·king 的租賃情況不盡人意?”

亞德點了點頭。

市場就是這麼殘酷。

<101nove.oor·king這系列器材的租賃線交給我們。”歐陽攀給了陳敏嬌一個眼神,後者上前一步,“香港的電影市場需要這樣的器材。”

事實上是,善於跟風的香港電影市場,需要他們用來拍電影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