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準備好了嗎?”陳敏嬌側頭詢問此刻站在放映室的工作人員。
現在, 他們在天嬌從周家那裡收購的最老的一家影院裡,或者用再過時一點的稱呼, 叫做戲院。這地方歷史悠久, 位置也處於香港街道的繁華地段, 裝潢很是氣派, 平日裡有許多觀眾。但今天,這戲院看上去有些冷清, 原因無他,戲院被徵用成為了《俠盜》的試映會放映地點。
試映會是面對電影界內部人員開展的,他們大多是一些影評創作者或者說電影製片人,以及導演同行。人數不多, 但勝在精。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可以依靠自身的影響力來為電影提高宣傳度, 前提是這部電影給他們的印象是好而非差勁。
放映的工作人員看著守在身邊的陳敏嬌, 發現她的細眉有些輕蹙,好奇地問, “阿嬌姐,你緊張嗎?”
陳敏嬌愣神了零點幾秒,笑了下, 笑容裡帶著嘆息的餘韻,她說, “是有點。”
現在可是要把她一手創造的孩子帶給其他人評判的時刻啊。她自然會有些緊張了,雖然說別人的評判對她來講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無論如何, 她還是會在收到評價以後堅持做自己,但是人嘛,總是希望能夠肯定的評價。
陳敏嬌拍了拍工作人員的肩,不知是不是快到十八歲的緣故,她總覺著自己好像長高了些許,整個人看上去更加苗條而挺拔。
“開始吧。”
四周的燈光霎時被關閉,黑暗湧來,座位上的幾十號人都沉默,所有人閉嘴不言,一切都靜音,唯有螢幕閃爍著發出一些奇異的電流聲。
緊接著,環境中的黑暗被打破,熒幕上出現了一片藍色的大海,是非常低明度的那種藍,帶著點憂鬱,海一直蔓延,直到觸及星空的邊緣。海天融為一體,天嬌兩個字和它的ogo出現。
這是杜風找人設計的,陳敏嬌還算得上喜歡。
一排公司的標誌過去後,黑暗重臨人間。
觀影者的期待被吊起,而對於創作者來說,他們深深知道,一部電影的開篇畫面,是極為重要的。
一個遠景,遠遠望去的桃花塢好似蓬萊仙境或瑤池中的一彎小舟。再推進,是隨風浮動的薄紗,薄紗下有一女子側臥美人椅,紗影朦朧,叫人辨不出她的神色。如小鳥溜入,鏡頭終於闖入這片天地之中,一切裝潢都顯得素雅而淡,像一杯值得細細品茗的茶,泛著餘香。鏡頭給了女子撐著腦袋的手部一個特寫,慵懶之意顯露無疑,再往上,是她臉的全貌,她好似從古老宗卷中走出來一般,渾身上下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寫意美感。
她輕輕抬眸,空閑的纖纖玉指撚起棋子,扣上精心擺好的棋盤時,一聲清脆的巨響,由劍影做成的字幕顯現——《俠盜》。
緊接著,一切都按照陳敏嬌所寫的劇本那般進行了下去。陳卓祥飾演的霍真出場,鮮衣怒馬少年時,朝氣蓬勃卻又有著公子意蘊。當他遇到危險的時候,在場的女影評人有小聲驚撥出來的,當他第一次在桃花塢見到靈瑤時,觀眾也有看傻眼了的。
當一部電影做到讓觀眾為影片中的主角牽腸掛肚憂慮命運的時候,那麼這部電影離成功就不遠了。而《俠盜》更甚一籌,它在九十多分鐘內,把這種憂慮轉移了。它讓觀眾的目光和同理心,從霍真轉移到了靈瑤身上。
這是很難的,能夠完成到這樣的水平,實在是超乎許多來參加試映會人的意料。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說明影片中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有層次有變化的,人物是鮮活的,而不是單純平庸,身上只有善和惡兩個標誌。
《俠盜》。
陳敏嬌真的把那種“俠”氣給拍了出來。
靈瑤看似深陷仇恨,但她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不求回報地去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她提劍或者下棋,總有一些人會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在法治社會的背景下看,這是不應該也是不道德的私刑。但放在那樣一個,平民百姓都渴求著公平正義渴望有人懲奸除惡的時代來看,這種俠氣,是他們內心渴望的一種外化。
當最後一個鏡頭出來,陳敏嬌飾演的靈瑤縱身一躍,飛鳥遠來盤旋其上時,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
直到人員表出現,熱烈的掌聲才毫不顧忌地響了起來,那震耳欲聾的程度,幾乎快要讓人懷疑這偌大的戲院是真的只有這幾十號人嗎?
他們情緒激動。
元何青更是站了起來,他有些熱淚盈眶。盡管他是《電影雜刊》的主筆,但他還未真正看到過完整的俠盜,他一直對此抱有很大的期待,好在現在,他的期待沒有落空。
陳敏嬌從幕後走出來,歐陽攀跟在她的身邊,兩個人朝著所有人鞠躬道謝。
“陳小姐,你拍得太好了。”陳敏嬌叫不出這人的名字,這來的幾十號人中,有一多半都是和她不相熟的,要麼是杜風花錢請來的,要麼就是元何青找人託關系叫來的。所以她只好笑著說感謝。
事實上,這不是她第一次看《俠盜》的成片了,但現在在這大影廳再看一次,她還是有一點要落淚的沖動。心頭有點暖而酸楚的感覺。
她去英國沒有白去,她這些日子的付出也沒有白費。幾乎每天都只有幾個小時的睡眠,她要緊緊盯住每個環節,並且力求完美。現在好了,總算是給觀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一次的放映會,杜風和陳敏嬌的目的不僅僅是在於把電影放出來給別人看到,更需要的是擴充陳敏嬌的個人人脈,讓她多多結識一點在當今香港排得上名號的電影工作人員。
她本來早就有機會的,這裡面的人不乏是在《捉鬼靚女》以後就迫切地想要見她,同她聊上一會的人。但她選擇了丟下一切去深造,好在現在回來還不晚,他們對她的認可和喜愛沒有因為時間而消磨,反而變得更加濃鬱了些。
香港就這麼點大地方,電影行業呢又就這麼一些人,說不準她現在遇到的人正是她下一個要交談的人的大舅子的二奶奶小姑姑的孫子呢。
牽一發則動全身的道理,杜風懂得,陳敏嬌更不可能不懂。
學義現在在電影界變得有些寸步難行的原因就是,陳佳夕給他們抹黑了臉面,他們上一任管理者還導致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大家都知道學義仗著黑道背景強迫一些導演拍片,這些導演雖然當著面不說乖乖聽話,回到家一群老友聚會時還能不暢聊幾句嗎?現在大家都做著面子功夫,等著看學義笑話呢。
“茂大哥,關於《俠盜》,你怎麼看?”陳敏嬌詢問一個站在她身邊鬍子拉碴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叫茂克,別看他生的普通,好像丟在人群中叫人分別不了,可他在影視界卻是有頭有臉的,更是被元何青稱為師傅,元何青能夠有現在於香港影壇的地位,得多虧了茂克。
茂克是五六十年代最早在香港搞先鋒電影的人,別人還在一股腦拍娛樂片的時候,他傲氣得很,端著一臺小型9攝影機就去海邊坐著,一坐就下午,還曾經拍攝了香港早期大廈建成得過程。這個拍攝過程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但是茂克撐得住,對他來說,他覺得拍攝這些東西是有意義的。後來呢,茂克年紀大點了,不搞小年輕那一套,也不扛拍攝機器了,就整天看看電影,寫寫影評,不知怎得,還寫出來一個“香港第一筆”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