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事你們都知道吧,現在雖然過去了,但是影響還在嘛。”李國良嘆了口氣,“電影生産這方面啊,受到打擊了。産量不行,這可要不得啊,人民群眾是有這個觀影需求的,你們說是不是?”
陳敏嬌和元何青當然只好點頭說是。
李國良口中的那件事,不過就是十年革罷了。
“那時候許多片子都被打成毒瘤了,之前解禁的六百多部電影,現在呢就是打算重新審查一次,並且為以後也定下個規章制度來。”李國良有些口幹舌燥,他喝了口茶,“我估摸著叫你倆代表香港電影工作者來,一是因為你們都有大陸背景,二嘛,估計就想叫你倆也為這個審查提點獨特的意見。不過,香港zi本主義那一套可千萬要不得,這種電影我個人是喜歡,但是上面總覺得上不得臺面。”
陳敏嬌心裡有數了。
“這一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內地電影審查制度的設立?”
李國良點點頭。
元何青有些驚嘆,“解禁六百多部?”
“是啊,整整兩年呢。我聽審查小組的朋友說,有時候每天得看六部電影。”
陳敏嬌知道這段歷史,電影史中提到1976年11月,電影局的“電影複審小組“成立,1979年1月,電影複審小組共解禁600部電影。
撥亂反正。
解禁在“革”中被桎梏的文化産品成為了g革開放很重要的一個目標,也成為了當時重新豐富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決策。
1976年,上面甚至直接在18號檔案中特意提出,為了滿足廣大群眾長期以來看電影的需求,要求電影複審小組逐一篩選建國17年來曾被江某等人打成毒草的電影,沒有大問題的話,中外影片都可以公開放映,香港影片也在這個範疇之內。
“挺不容易的。”陳敏嬌感嘆了道。
李國良擺擺手,“都不說了,都是為國爭光,為人民服務。來,吃菜。”
陳敏嬌斂下自己的若有所思。
後世內地電影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審查制度,沒想到現在她居然有機會親自參與到制定審查制度的工作中來,雖然她的話充其量只能當個意見,但也夠了,萬一她說出的話可以進入有權的人的耳裡,能夠為後來的華夏電影爭得一點更廣闊的天地的話,那也不錯。
1949年建國後,g産黨管理的□□門逐漸建立了嚴密的審查制度,其特徵主要是電影劇本,完成樣片,和完成片,全部都要經過審查並且透過製片廠,製片廠所屬省,市委,包括81廠總政領導,□□電影局等各個機構的層層審查。注1)
這一套審查方案在□□中遭到了廢棄。而現在,□□很可能是打算把這個方案重新利用。對於陳敏嬌來說,這個審查過程無疑是複雜了,香港電影就沒有這些彎彎繞繞,但她也明白,各個地方的情況不同,著實是沒有辦法的。
李國良見她對電影審查很感興趣,於是就提議:“明天我和□□的有個飯局,不如就引薦你去看看?”
“方便嗎?”
“當然。”李國良對於陳敏嬌很是追捧,“很是有些人愛看你的電影。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天見。”
“行。”陳敏嬌側頭問,“元生去嗎?”
元何青搖頭,“我有個採訪任務在。”
“那明天四點我來接你。”李國良興致勃勃。
到了北京這種政治氣氛濃重的地方,飯局是最逃不掉的存在。華夏講人情,更加飯桌上的人脈。李國良帶陳敏嬌來的這個局,最不缺的就是能夠在文化局說得上話的人。
武趙,當初複審小組的小組長和負責人,現在制定審查制度的一把手。盧小夢,北京電影學院現任院長,也跟□□有些彎彎繞繞的關系。注2)
一番介紹後,陳敏嬌落了座。
“金馬影後啊。”盧小夢打趣道,“老李和我講你要來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在做夢呢。”
李國良當《華夏電影》主編多年,在華夏電影圈的人脈之廣自然是不需要過多的想象的。
武趙看上去有些嚴肅,不像是盧小夢,一看就知道是個和藹的人,他算是這裡面最年邁的一個,看在場的幾個人就跟看小輩一樣。
“聽小李說,你對電影審查很感興趣?”他問。
陳敏嬌頷首,“是有些好奇。”
“具體是哪方面呢?”武趙喝了口小酒,“我聽說你現在是在香港拍電影吧,公司也是香港的,你的片子要是上,跟咱們□□電影局的沒啥關系吧?咱們審的都是內地的片子。”
電影局旗下的審核部專門搞內地電影,外檢院才是搞香港電影的。外檢院全程外部電影檢察院。注3)
陳敏嬌心裡不是早就把香港當成華夏的了嗎?她來的時候香港都不知回歸多少年了。一直也沒把自己當成華夏外人,現在突然被武趙這樣一說,心裡倒是有些別扭。她只好笑笑,“武老說笑了,我個人是很相信統戰部的工作的。”
1948年9月,華夏中央部門成立了g産黨中央委員會統一zhan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