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二章 考評評判標準

在張源的介紹下。

陸雨亦是對易蘭有了更深的瞭解。

在青易道長闖出名號之後。

易家便在他的幫助下搬離了溫州移居杭州,而易蘭也被送上了嶗山學道、學茶。

學藝期間,易蘭更是被青易道長的一位好友看中,收為弟子。

直到如今才藝成下山,來參加茶人資格考評。

而並不是因為坊間傳言那般她無意間尋到了一種好茶。

張源的那位好友在嶗山多年並學道有成。

但也是在無意之間,才得以知道這些秘辛。

據說,嶗山一脈不但傳承“道茶”。

更好似擁有不少製茶方面的典籍!

這一次易蘭拿來參加考評的茶,便是用其中一種方式所製作出來的家鄉之茶。

說到這裡。

張源早已迫不及待的去沖泡信陽毛尖。

喝過一口之後更是驚為天人,各種贊嘆。

至於陸雨,則已然陷入了沉思……

剛才自己便一直疑惑易蘭為何能夠將“烏牛早”做到如此地步。

原來竟然是在嶗山上傳承下來的製茶方法!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製茶方法的重要性堪比名茶茶樹!

就比如這烏牛早。

雖然在品質上仍不如西湖龍井。

但用龍井製法製出亦是也別具一格,令人驚豔不已。

若是此次茶人考評上沒有自己的信陽毛尖。

說不定易蘭還真有可能拔得頭籌。

看來這個世界裡我不知道事情還有太多。

至少嶗山之上的道士便有著諸多神秘……

想到這,陸雨轉頭看向一臉陶醉的張源。

“張源,全國考評是以什麼標準來評判的?”

在此之前陸雨其實也瞭解過此事,只不過其中也尚有一些模糊之處。

畢竟在原本世界,並沒有不同種的茶相互比較過。

茶不同,其特點也不同。

即便同屬綠茶,評判標準也不一而足。

張源在喝了信陽毛尖的秋茶之後。

眼中對陸雨早已充滿了崇拜。

他聞言笑道:“其實標準很多,包括色、香、味、條索等等方面。”

為您推薦